来自基层的守护——疫情防控“我在岗”系列报道之四十四
呼吸内科的“大总管”
人民网北京3月11日电 疫情发生以来,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九病区主任周莹从坐诊发热门诊到管理呼吸内科四病区,到现在的呼吸内科九病区,除了给患者看病,还要负责科室的日常工作。大到医疗资源的协调,小到患者的心理疏导,周莹笑称自己是“大总管”。
早上一到科室,她就换上防护服开始查房,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写医嘱、开药、吩咐患者注意事项、采集咽拭子等,几个小时下来,衣服都湿透了。
2月27日这天,几乎是周莹最忙碌的一天。上午10点以前,她还是呼吸内科四病区的主任,10点医院通知成立呼吸内科九病区。她临危受命,以最快的速度带领科室成员完成病区整理、培训等准备工作,并在当天下午4点开始接收病人。当天,40张床位全部收满。
在呼吸内科9病区,有11位来自不同科室的医护人员。这些成员中,除了周莹和少数几名医护外,大多没有防疫一线的经历。身为科主任,她亲自为大家进行防护及诊疗培训。
有的同事担心感染,她尽力解释、安慰,有的同事身体不适,她主动顶班。“我也担心会生病,但这是医务人员的职责,希望把迎难而上的精神传递到整个科室。”周莹说。
在高压工作状态下,周莹释放压力的法宝是看剧。“我最喜欢《生活大爆炸》,特别是剧中的Leonard(莱纳德),”周莹笑言:“这位高智商的物理学家善良朴实,非常宽容,是性格迥异的科学家四人小团队的强力粘合剂。”
周莹也是病区的“粘合剂”。开科当天,从隔离点转来一位患者,CT提示感染不轻,但患者认为已经被隔离多天,达到要求,想要出院。得知情况后,周莹来到患者病床前向患者分析病情。“您的CT片显示病情尚不稳定,白色片状物就是病灶,从几次的CT对照来看,病灶吸收并不明显,所以住院治疗对您的帮助更大。”周莹劝说道:“治疗新冠肺炎既需要药物,也需要自身的免疫力。保持平和的心态有助于提升自身免疫性,这是最好的对抗病毒的武器。经周莹一番解释后,患者冷静了下来,答应配合治疗。
在呼吸内科九病区开科初始,周莹就嘱咐全科人员:“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心理疏导不可忽视。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耐心的沟通,一次‘举手之劳’,对患者来说可能是支撑下去的动力和勇气。”而她的团队也将这句话不折不扣的落实到行动中。
有患者住院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护士王倩倩多次与他们谈心,进行心理疏导。当得知房间洗脸盆下水道堵了之后,王倩倩立即联系后勤修理人员,解决了患者的洗漱问题。
“在这个特殊时期,维修人员进隔离病区是件很不便的事,为防止维修工人被感染,我们花了半个多小时培训工人穿脱防护服,并整个过程都陪同。”王倩倩称,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疏通管道的同时,也疏通了患者的心结。
急患者之所急,呼吸内科九病区的医护们做到了。在开科的第二天,他们就收到了患者亲手写的感谢信。信中写到,“您们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的精神深深的感动了我,我感谢您们所有不动声色的善良。”
在防疫这些天周莹最大的牵挂是正处高三的儿子。“好在孩子很听话,学习很自觉,这给我们夫妻俩很大的宽慰。”周莹称,疫情暴发前,儿子被送到奶奶家,目前在家里上网课,并积极自学。
“隔一两天,一家人会视频聊聊天,互报平安,互相鼓励。有一次,儿子笑说我和他父亲是铿锵父母,战疫伉俪。”周莹开心地说。
周莹虽和丈夫在同一个城市,但一周见不了几次面。“见面也是聊聊疫情的事,现在我们像战友一样,见面时会交流在诊疗新冠肺炎患者时的尝试与成果。”周莹说,“我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我对武汉感情太深了,多希望能尽快回到从前。”
之一:武汉一线电力检修工:坚守岗位第13天 最想念家里香喷喷的饭菜
之十四:武汉同济医生伉俪:等疫情过后,爸爸妈妈接你回家吃热干面
之二十:武汉重症科医生:辗转3个重症定点医院 与死神“抢人”
之二十二:飞行员志愿者:我们都是城市的毛细血管 很小但很密集
之二十三:湖北荆州刑警:疫情是一场“大考” 我们必须随时“在线”
之二十九:运输司机的逆行48小时:深圳花已开,湖北的春天也会来临
之三十一:眼科教授17年后再当"住院医师":做好战"疫"基础工作,我能行
之三十三:心理危机干预专家:驱散阴霾 筑起战疫心理“防火墙”
之三十八:方舱医院护士: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这是我一生的财富
之四十:7岁患童画笔下的护士们:从“时髦小姐姐”变身“大白超人”
防疫动态:
- 人民健康APP
- 人民好医生APP
热门点击排行榜
联系我们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
电话:010-65367951 邮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