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在65岁以上(或临床工作时间超50年),行业奠基人、开拓者,其临床、科研在行业有重大的影响力,为推动行业发展具有里程碑式开拓性贡献,德高望重,为行业领域里旗帜性人物。
作为我国心血管病介入性诊治的奠基人之一,陈灏珠临床上的68个年头几乎是一部我国当代心脏病学的发展史:他开创完成了三个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首例”。[全文]
我国现代耳和颅底显微外科主要奠基人和开拓人,我国耳鼻喉-头颈外科领域里旗帜性人物。[全文]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国家级学科领军人物,在全国率先创建了耳神经外科、耳显微外科、鼻科、喉科、头颈外科五个三级学科,并建立了临床听力学中心等。[全文]
从医从教超过半个世纪的庄广伦,被誉为“中国试管婴儿之父”。庄广伦自1988年开始从事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技术的临床研究,同时在全国广泛推广辅助生育技术。[全文]
叶鸿瑁教授是我国知名儿科专家,为我国儿科医学事业辛勤耕耘55年,研究课题曾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并曾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博士点基金项目。[全文]
从医60年来,董怡教授一直从事风湿性疾病临床和发病机制研究,在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临床及相关基础研究成绩卓著。[全文]
她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德高望重的四老专家之一,为中国儿科医学事业及北京儿童医院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全文]
她是我国人工肝事业的开拓者,创建了独特有效的李氏人工肝支持系统,显著降低肝衰竭病死率,获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全文]
近60余年来,先后参与或牵头近100项国际和全国多中心临床干预研究,主持和参与80余项国内、外新药在中国的注册临床和长期药物干预研究。[全文]
中国肝病“阻击战”的领军人,推动我国肝脏病学走向国际舞台。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发起人之一,并主持制定了我国第一部《慢性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和《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全文]
我国临床流行病和循证医学的奠基人之一。1996年,最早将循证医学引入中国。2002年出版专著《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全文]
中国放射治疗奠基人之一,从事肿瘤临床放疗及研究工作 近50年,善于解决各种疑难病例。[全文]
从医执教60年, 在国内整形修复领域、烧创伤、显微外科、美容外科领域都具有很高的声望,被中国烧伤整形外科名人传略收录。[全文]
中国急诊医学奠基人之一,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本科急诊医学系;汶川地震后,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急诊与灾难医学系。在其推动下,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成立。[全文]
上世纪80年代初,朱积川就去美国华盛顿州大学医学院进修“男科学”,开始了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合作进行男性生育研究。[全文]
我国肠外瘘治疗的创始人、临床营养支持的奠基人、亚洲人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开拓者、加速康复外科和损伤控制性外科等技术与理念的倡导者。[全文]
在国内率先成功开展射频消融根治快速心律失常技术,并向全国160多家医院及印度、越南、日本等国推广普及。[全文]
80年代初率先在国内开展大规模、多中心、对照临床研究,是我国大规模临床试验的奠基人。[全文]
王方正教授是我国心脏起搏和电生理的奠基人之一,他完成了我国最大系列的心律失常治疗。[全文]
1965年从事针刺镇痛原理研究,研制出“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临床应用HANS戒毒仪治疗海洛因成瘾,创造了20%接受治疗病例保持一年以上不复吸记录。[全文]
。从医60载,创新不间断。他最早开始肝癌的介入治疗,最早开展B超引导下的肝囊肿硬化治疗。[全文]
他在国际上首创并研发了多项介入诊疗新技术、新器材和新方法。他推动了介入医师分会的成立,他让全国介入医师有了自己的组织,推动介入诊疗形成规范标准。[全文]
年龄在55岁以上(临床工作30年以上)。曾任或现任国内外权威专业协会、团体重要职务、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在临床医疗工作中成绩卓越,具有独一无二的标志性成果。
率先开辟华东地区紧急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24小时绿色通道,牵头制定胸痛标准向全国推广。[全文]
作为我国心血管疾病领域的领军人物,霍勇积极推动中国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技术的普及、规范和发展,取得了业界公认的成就和声誉。[全文]
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与研究工作40年,在复杂危重冠心病介入及药物治疗以及并发症防治、危重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等方面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全文]
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重点是耳显微外科:中耳乳突手术,鼓室成型听力重建和鐙骨手术、、颞骨外科和侧颅底外科等相关复杂手术,获得专利10余项。[全文]
主持起草《人工耳蜗产品临床试验指导原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7年2月颁布。[全文]
担任《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主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文]
率先在国内开展听神经瘤手术治疗。擅长各类听力障碍的人工听觉植入手术,颅底肿瘤手术,慢性中耳炎听力重建手术,三叉神经痛等。[全文]
长期从事头颈肿瘤综合治疗研究,在下咽癌综合治疗、甲状腺癌规范性治疗、晚期喉癌功能保留及晚期头颈肿瘤治疗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全文]
完成世界首例应用等位基因映射识别技术精准阻断染色体平衡易位向子代传递分娩正常婴儿及国内多项首例研究成果。
2001年在国内率先提出辅助生殖技术质量控制观点,通过对辅助生殖技术的临床治疗和实验室数据进行分析进行质量控制,不断提高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成功率。
早在1997年创建了北京市第二家生殖医学中心,成为北京市首批通过原卫生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评审的生殖医学中心。
作为团队骨干成员在国内较早建立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
在国内首先开展机器人妇科手术,完成国内首例机器人宫颈癌根治术、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卵巢癌根治手术等。
师从于我国围产医学之母严仁英教授,在围产医学各相关领域、尤其在妊娠期糖尿病临床与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全文]
常年工作在重症新生儿救治一线,在提高危重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生存质量上有诸多建树。[全文]
边旭明教授是国内著名围产医学专家、产前诊断专家,一直工作在产科临床第一线。独立完成不同孕周北方地区中国孕妇胎儿各项生物参数的正常范围等研究。[全文]
构建和践行了我国儿科学新兴专业的理论体系:主编国内首部《实用儿童重症医学》和《儿童重症医学理论和诊疗技术》。[全文]
为国内母胎儿医学的权威专家,段涛在出生缺陷的产前诊断、成人疾病的胎儿起源、早产、双胎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全文]
在国内从事风湿免疫病专业34年,填补了多项国内空。作为行业领军人物开创了学科发展新局面。[全文]
先后在301医院、北京医院从事风湿病治疗35年,特别擅长于对各种关节炎、红斑狼疮、血管炎和发热待查等疑难重症诊治。[全文]
在国内发现并报道了首例“原发性中枢性神经系统血管炎”和“SAPHO综合征”。[全文]
参与制定了《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围产期管理建议》、《羟氯喹治疗风湿性疾病专家共识》等。[全文]
作为学科带头人,对各种风湿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较深的造诣,是脊柱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制定者之一。[全文]
他在小儿心力衰竭、川崎病、感染性心内膜炎、重症心肌炎等大量复杂疑难性疾病的诊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全文]
2011年,她带领呼吸团队以全国第一的成绩获得儿童呼吸专业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全文]
身处一线几十载,对儿童血液系统疾病及肿瘤等疾病的诊治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出血性疾病、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噬血细胞综合征等。[全文]
赵正言教授长期从事儿童保健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先后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国家重大研发计划等。[全文]
33年耕耘在感染病预防控制、临床诊疗、科研和教学一线。擅长各种疑难肝病 的诊断和治疗,及疑难重症感染性疾病的救治等 。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他牵头开展并完成了 “人体免疫应答影响乙型肝炎临床转归及抗病毒疗效”和“艾滋病临床免疫学特征和免疫细胞治疗研究”等项目。
30多年来长期工作在临床、科研和教学第一线,制定了乙肝治疗“线路图”,使中国乙肝治疗逼近疗效最大化、耐药最小化。
在国际上首次发现抗病毒治疗能够重建艾滋患者T细胞功能,奠定了免疫重建理论的重要基础。[全文]
重症肝病邻域的科研带头人之一,10余年来对重症肝病及肝硬化营养代谢领域的研究列全国首位。
内分泌代谢病领域专家,尤其是在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领域,建立了系统的诊断、监测、治疗及防控体系,广泛应用于临床。
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二百六十余篇,编写学术论著10多部。纪立农教授积极投身于我国慢病管理及健康促进行业发展的创新工作,得到了国内外的认可。
在糖尿病和内分泌领域有较深的造诣,中国早期,牵头主持的多项研究和调查发表世界顶级的医学杂志《新英格兰杂志》上。
从事内科主要是内分泌代谢病临床工作与研究已32年,对糖尿病早期防治、特殊类型和家族遗传性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有较好的临床经验和较深学术造诣。
研究方向为重型肝炎肝衰竭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乙肝的母婴阻断、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技术、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及临床诊疗关键技术等。[全文]
对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规范化治疗,以及少见和疑难的自身免疫性肝病、胆汁淤积性肝病、酒精或药物性肝病、遗传代谢性肝病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全文]
牵头完成的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多个方案被写入指南,进入临床实践。牵头制定行业标准《丙型肝炎筛查和管理标准》,牵头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和十一重大科技专项。[全文]
在肝病和传染病领域工作数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曾 主持或起草《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指南》等。[全文]
作为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首席专家,于1997年创建重庆市肝病治疗研究中心;参与制定多项专业指南及专家共识编撰工作。[全文]
带领学科先后建成亚太消化内镜培训中心、军队重点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临床重点专科等。
013年,唐承薇带领国内消化同行拟定了首个肝硬化门脉高压TIPS治疗的共识,推动了消化介入的学科融合与临床发展;参与了多个消化疾病诊治指南/共识的制定。
从事消化内科临床工作32多年。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任科室主任期间,消化内科成为全国最大且综合实力最强的消化疾病“院中院”,曾被总后批准为基层建设标兵单位。[全文]
从事肿瘤放射治疗临床工作45余年,专注于胰腺、肝、胆肿瘤和胸部肿肿瘤诊治和研究。[全文]
从事肿瘤放射治疗30余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立体定向放疗、适形调强放疗等多项新技术。[全文]
承担国家“863”课题在内的众多科研项目,尤其是刊登在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官方杂志《肿瘤学年鉴》在线的全国多中心、随机对照等研究,历时近20年。[全文]
近距离放疗研究系列居国内领先水平,也是国内最多开展国际最先进的调强放疗和适形放疗技术的专家之一。[全文]
从事肿瘤放疗临床工作30年,率先对我国体部伽马刀放射外科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独创剂量模式治疗早期肺癌。[全文]
从世界第二例、国内首例换脸术,到我国首例前臂耳再造手术,他带领团队真正意义上让世界认识了中国整形外科的发展成就。[全文]
我国组织工程的开拓者,世界“人耳鼠”首创科学家——在鼠背上构建人耳形态软骨向人们展示了组织工程技术“再生”人体组织。[全文]
作为整形外科医生,他从事整形外科临床工作30年以上,创造了吻合多神经血管蒂的腹内斜肌瓣游离移植动力性修复陈旧性面瘫的手术方法。[全文]
他是我国开展乳房再造数量最多的专家,创立了“精细化与微创化”乳房再造理论和多项创新技术。[全文]
从事整形外科医教研工作32年,所在科室为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军队建设项目)。[全文]
其带领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男科年门诊量居全国前列,达十三万多人次。[全文]
从事男科学临床、科研、教学31年,他是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发展二十年“贡献奖”获得者。[全文]
从事男科学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30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8项,发表 SCI 收录论文 100余篇。[全文]
国内最早开始系统性手术治疗男科疾病的学者之一,行医35年,治疗患者几十万人,手术超万例。[全文]
他创建了的男科是全国西医三甲综合性医院中最早的独立男科之一,作为江苏省男科学领头人之一。[全文]
作为急危重症与医学科普专家,王立祥是中国心肺复苏与精准健康传播体系建设的主要设计者,推动了中国首个心肺复苏及精准健康传播国家二级学会的建立。
作为著名老年病学专家,刘新民教授长期从事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年,对疑难杂病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及著作6部。
所带领的山西省医学会科学普及专业委员会2014年被山西省科协和山西省教科文卫体工会联合授予“山西省科技传播先进集体”。
从医35年来,一直致力于眼科临床与防盲治盲工作。在国内领先开展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移植治疗视网膜变性疾病,积极开展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等。
从医33年,在行业内率先提出体检中心的三个战略转变,为我国健康管理学科和健康体检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从事体检及干部保健工作30年,并致力于开展湖北省健康管理工作及社区医师培训工作。
从事医院管理、健康管理和保健医学研究30余年,其中健康管理行业从业十余年。
1997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3年享受解放军特殊津贴;2009年获江苏省突出医学成就奖;201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文]
从医35载,先后获得“上海市第四届银蛇奖”、“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上海市优秀科技启明星”等。[全文]
临床工作30余年,主要从事普外科,胃肠外科与营养代谢专业,肠外肠内营养的有关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工作。[全文]
参加临床工作41年。1995年9月15日率先创建国内首个临床营养科。[全文]
近3年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重点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并获上海医学科技二等奖和上海市医务职工科技创新能手奖。[全文]
从事超声影像诊断工作30余年,积极投身脑血管病筛查防控工作,从2009年起,到全国300余家基地医院开展了现场培训和指导。[全文]
从事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临床诊治和基础研究工作30余年,先后主持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全文]
长期从事高血压心血管病的防控和复杂疑难高血压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是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全文]
王拥军教授领衔的「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及其防控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得 2016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文]
作为我国高原神经病学学科带头人,长期致力于严重威胁高原人群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研究与临床工作,创建了国际唯一的高原脑病研究治疗中心。[全文]
从事临床工作已50年以上,积极参与公共健康知识宣传和普及工作,患者口碑卓越。参与创办了《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全文]
她被称为 “刀尖上的舞者”,对于致残率很高的脊柱脊髓血管畸形,首创畸形血管栓塞与手术切除相结合的治疗手段。[全文]
从医35年,以脑血管病诊治为特色,实施手术万余例,创办多个专业培训平台,培训医生逾万人。[全文]
在抗击非典期间,作为广东省中西结合临床救治科技攻关组组长和广州市临床诊治专家组组长,率先提出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患者并取得理想的疗效。[全文]
从事血管外科临床工作近三十年,在血管疾病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擅长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等。
师从血管外科专家Muller-weifel及Dieter Raithel,参与国内第一例腹主动脉瘤和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腔内隔绝术”。
28岁时张澍就创建了北医三院心律失常学科,30岁出头便在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北京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分会担任副主任委员。
黄从新教授在国内率先证实心房内特殊结构为房颤发生的基础;率先提出左心耳干预预防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
他曾在国内首次开展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衰,使华西医院成为国内最早开展射频消融术的5家医院之一。
曹克将教授主导了我国第一个“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的撰写,并获得中国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奖和教育部二等奖。
从事临床疼痛诊疗及研究工作30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脊髓电刺激”“(SCS)”“中枢靶控镇痛”等国际领先的疼痛治疗新技术。
擅长神经内科疑难病诊疗,特别是疼痛方面尤为突出,系统研究头痛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诊疗,填补多项国内外研究空白。
从事慢性疼痛诊疗工作近30年,对治疗慢性头面痛、颈腰痛、骨关节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等慢性疼痛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从仅有一位医生开始,南昌大学一附院疼痛科从无到有,如今走上了全国的平台,成为全国重点学科建设单位,这都离不开张达颖的努力。
从事疼痛临床工作20多年,在脊源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以及癌痛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国内率先开展并推广子宫疾病规范化诊治与应用研究,拥有15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
致力于膀胱癌、前列腺癌等泌尿系肿瘤基础与临床研究。在国内率先开展并改进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等新术式。
率先在国内开展了EUS引导下胰腺肿瘤的I125粒子植入放疗、胰腺肿瘤的金标植入定位放疗等技术,确立了华人在世界超声内镜界的杰出地位。
在国内率先开展SpyGlass胆胰管镜激光碎石治疗胆胰管结石及诊断疑难胆胰管疾病,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多次应邀在国内作专题报告。
长期致力于肺癌微创和复杂外科技术攻坚,是中国肺癌微创诊疗体系的创立者之一。
年龄在45岁以上(临床工作时间20年以上)。中青年临床科室主力,曾任或现任省级及以上重点临床学科、专科带头人; 获得厅局级以上荣誉表彰、称号、奖章、及科研成果。
在国内率先开展曾为“介入禁区”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和切割球囊治疗支架再狭窄技术。[全文]
在于波教授的带领下,哈医大二院心血管内科自2005年在国内率先将OCT应用于临床及基础研究中。[全文]
由他牵头组织的全国上百家单位联合开展心血管临床研究,成功获批国家首批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现任中心主任。[全文]
她被国际著名介入心脏病学家Dr.Ramee评价为“未来最有前途的心脏病学专家之一”。[全文]
1989年,他在国内较早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是我国最早掌握PCI技术的专家之一。[全文]
主持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曾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全文]
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全文]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文]
长期在耳鼻喉科临床一线从事疾病诊疗、科学研究和医学教育。[全文]
曾多次获得中华医学奖、卫生部科技进步和上海市科研成果等奖项。[全文]
每年培训约2万名医生,惠及2亿人次患者,被誉为最受欢迎的妇科内分泌老师。[全文]
2001年获得浙江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和温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全文]
1995年获得国家卫计委颁发的庆大霉素、曲马多对中孕胎儿安全性的研究(三等奖)。[全文]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作为学术骨干参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项目1项。[全文]
带领团队于1999年9月成立生殖医学中心,成功开展胚胎种植前遗传学诊断和筛查等15项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全文]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子课题及国家卫计委科研项目多项,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3次。[全文]
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多项国家级、部省级课题。发表SCI收录论文136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转让2项。[全文]
参与制定并执笔全国产科多项诊疗指南及卫生行业规范,为中国危重孕产妇的诊治、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做出了重大贡献。[全文]
在新生儿黄疸、极低/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并发症的诊治以及出院后随访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全文]
2010年带领产科团队入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2011年率先在国内开展射频消融减胎术,解决了复杂性双胎的减胎问题等。[全文]
14年来,致力于疑难风湿病、尤其是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注册队列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全文]
主要研究方向是干燥综合征及类风湿关节炎相关发病机制。曾承担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重大专项课题等。[全文]
摸清我国北方风湿病的防治情况,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该研究成为我国劳动部门发放劳保用品的依据之一。[全文]
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首批医学领军人才。主持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全文]
作为学科带头人,带领的学科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同时是江苏省临床医学中心。[全文]
带领团队率先在我国建立了儿童直立倾斜试验的判定指标体系。[全文]
长期从事小儿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创建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双指标筛查方案。[全文]
率领新华医院小儿心血管科联合医院产科,遗传科,新生儿科等在国内首次开展了先心病围产期诊断治疗研究。[全文]
患者口碑优秀,在儿童健康尤其在生长发育领域,积极参与公共健康知识宣传及科学普及工作。[全文]
主要研究方向是发育行为障碍儿童的营养问题、儿童早期养育。[全文]
作为华西儿科临床一级专家,指导儿科疑难重症诊治,指导基层儿科发展和建设,在同行和患者中口碑优秀。[全文]
作为课题负责人先后承担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863”课题、“973”分课题。[全文]
为科技部973重大传染病专项首席科学家,国家十二五传染病重大专项牵头人。[全文]
擅长于各类细菌及真菌性感染的诊治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全文]
参与并执笔制定6部感染性疾病领域诊疗指南,参编或副主编专著26部。[全文]
疑难感染性疾病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带领科室连续6年名列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感染病学科第一名。[全文]
从医36 年朱大龙教授长期致力于内分泌代谢病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诊疗的研究。[全文]
针对我国自身免疫糖尿病分型诊断的困难局面,率先在国内建立了7种胰岛抗体国际标准化放射配体检测法。[全文]
从事临床工作30年,注重解决临床疑难问题,引领学术发展,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内分泌代谢疾病领域有所建树。[全文]
执笔撰写手术治疗糖尿病专家共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国家肥胖防治规范等。[全文]
30余年来,在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相关方面承担了省部级以及国家级课题12项,获得了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全文]
从事传染病和肝病30余年,领导辽沈地区危重症传染病、重症感染性疾病及重症肝病抢救及疑难病症的会诊及抢救工作。[全文]
从事肝病及传染病学临床及研究工作32余年,承担及参加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研究。[全文]
自2001年开始从事慢性肝病的综合防治研究,带领团队不断创新,建立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临床新技术。[全文]
先后获得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卫生系统新百人,上海市领军人才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文]
从事传染病和肝病临床工作30年,先后承担/完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全文]
国内最早开展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研究工作专家之一,目前已做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近万例。[全文]
对炎症性肠病的病理基础研究颇深。所领衔的团队发现了引发肠黏膜细胞“内乱”的“首恶分子”——白细胞介素-23。[全文]
在国内率先开展胃肠动力疾病诊治及胆胰疾病内镜治疗等新技术、新方法30余项。[全文]
临床专长于胃肠道肿瘤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肠病的诊治。[全文]
作为主要参加者完成亚太胰腺协作组有关我国10家医院慢性胰腺炎的临床调查与病例分析总结工作。[全文]
35年坚持一线,促进西部学科及全国肿瘤放射治疗的整体水平与欧美发达地区缩小差距。[全文]
他是我国东部肿瘤放疗协作委员会(筹)的主要发起人之一,参与多项医院、上海市以及国家重点专项。[全文]
国际知名的鼻咽癌临床专家,6项研究成果被美国癌症联合会/国际抗癌联盟鼻咽癌分期、欧洲和美国国家鼻咽癌治疗指南采纳。[全文]
从事肿瘤放射治疗近三十年,在国内首先开展了宫颈癌精确调强放疗,三维腔内放疗和图像引导的精确放疗。[全文]
李晔雄从事放疗临床工作30余年,是一位把病例研究当爱好的放疗科主任。[全文]
从事整形外科工作30年,在国内率先开展“水动力自体脂肪隆乳术”等。[全文]
从事整形美容内科与烧伤内科临床工作31年,在各种难愈性创面的皮瓣修复与性能重建方面位居国际先进水平。[全文]
从事整形外科临床工作 32 年,主刀手术超万例,带领科室团队主攻瘢痕疙瘩这一世界难题。[全文]
西京医院整形外科的学科领头人,所带领的西京医院整形外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全军整形外科研究所。[全文]
在三十余年的工作中,诊治了近万例小耳畸形患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总结完成了多项术式的技术路径。[全文]
在国内他担任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性学会男性生殖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全文]
在泌尿男科疾病的临床诊治和基础研究工作上耕耘了26年,他组建了福建省首家西医男科。[全文]
作为河南省独立男科的创建者和学科带头人,张祥生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男科医师培训基地。[全文]
作为课题负责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教委科研基金项目2项。[全文]
“十二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亚专科带头人,任长春市“十二五”医学特色专科主任。[全文]
主要开展重症感染、脓毒症、脓毒症休克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先后8次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中国宋庆龄儿科医学奖。[全文]
作为辽宁省金秋医院耳鼻咽喉科学科带头人,带领团队成立辽宁省内第一个睡眠监测室。[全文]
省急诊医学重点学科首席专家,省卫生创新科技领军人才,荣获2017年中国研究型医院杰出中青年人才奖。[全文]
积极探索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分级诊疗模式,2004年“非典”后,牵头创建了贵州省呼吸疾病研究所。[全文]
从医30年一直致力于急诊和医学科普两个领域。带领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进行优化。[全文]
从事临床科研工作31年,健康管理行业十年以上。曾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十大医改新闻人物。[全文]
多年致力于医院管理、预防医学、健康体检、健康管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全文]
合作课题曾获省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省级和全国多中心研究项目10余项。[全文]
率先在四川省申报健康管理收费,实现健康管理从实施到收费的全面落实,在全国起到表率作用。[全文]
发起创办黑龙江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率先在黑龙江省探索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筛查路径和肿瘤初级筛查路径的体检体系建设。[全文]
致力于临床营养规范化实施、危重症营养支持、肿瘤恶病质防治的临床工作和基础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全文]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重点项目及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并获得滚动支持)等。[全文]
从事临床工作24 年。主持国家卫生计生委课题和首都特色临床研究课题等10余项。[全文]
对中国临床营养领域继续教育、学术交流、国际合作,指南更新、规范普及做出了巨大贡献。[全文]
目前主持十二五国家重大传染病专项子课题及省部级重点项目。在国内核心期刊和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全文]
着重开展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临床研究和糖尿病分子生物学与胰岛功能基础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项目负责人。[全文]
着重研究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糖尿病肾病的治疗、Graves(甲亢)的发病机理、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全文]
从医30余年,长期工作在临床第一线,坚持救死扶伤,为广大官兵及皮肤病患者服务,累计治疗数十万皮肤病患者。[全文]
要从事脑血管病临床和基础研究,长期致力于脑血管病临床转化工作。[全文]
先后担任专家组组长,成功主持福建省和南京军区新型甲型H1N1 流感、H7N9 禽流感等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工作。[全文]
期从事心血管病临床与科研工作,在全国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全文]
从事内分泌专业临床工作28年,研究方向为2型糖尿病、肥胖发病机制与心血管并发症防治。[全文]
承担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SCI论文150余篇。[全文]
近二十年来一直从事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与脑卒中因果关系以及脑卒中精准预防研究。[全文]
从事内分泌代谢病临床及教学工作22年。2012年入选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全文]
他从血液动力学原理应用到腔内治疗新器具的发明创造中获得了10项发明专利,攻克了主动脉传统腔内治疗的禁区。[全文]
他在高难度主动脉疾病的微创治疗方面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在患者口中拥有良好的口碑。[全文]
他是我国血管外科首位博士后,成立“中国微循环协会周围血管分会颈动脉学组”并当选首任主委。[全文]
他是血管领域的科技新星,针对血管疾病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开展了系列研究。[全文]
他主攻主动脉疾病的微创治疗和相关的基础研究,经过对我国临床数据分析,提出国人 B 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的特征。[全文]
由他建立的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新的介入治疗方法 “Stable-SR”,成为同行公认的“南京方法”。[全文]
目前国内植入ICD和三腔起搏器最多的专家,是国内少数掌握经静脉植入埋藏式除颤器技术的专家之一。[全文]
在国内首次将鞘中鞘技术用于CRT手术,完成国内首例InSync Sentry 及经心外膜CRT-D。[全文]
从事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医疗、教学、科研30余年,对各种心血管疾病,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全文]
目前作为负责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上海市科委项目4项。[全文]
从事临床工作30载,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是首批国家临床重点建设学科带头人。[全文]
吕岩的研究部分证实了“闸门控制学说”核心网络的组成及其在病理状态的可塑性变化。[全文]
作为多学科疼痛管理(PMDT)项目的主要负责人,积极倡导多学科围术期疼痛管理。[全文]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7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8篇,主编专著和译著7部。[全文]
2012年在国内首次提出PET-CT用于早期原发性椎间盘感染诊断,并应用于临床。[全文]
为组建吉林省人民医院疼痛科做出重要贡献,是吉林省内较早集门诊、病房于一体的疼痛科。[全文]
国内率先开展腹腔镜胃癌手术;开展规范化胃癌标准根治术和扩大根治术。[全文]
我国呼吸内镜及介入呼吸病学的主要开拓者,使我国的介入呼吸病学的整体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全文]
主持各类基金课题26项,近5年SCI期刊发表论文31篇。[全文]
主持1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和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文]
2013年入选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2016年获上海市杰出专科医师奖。[全文]
作为主要完成人,她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省部级科技奖 4 项。[全文]
在国内首次将碘-125放射性粒子与支架捆绑到一起制成内照射支架,为晚期食道癌及胆道恶性梗阻患者的治疗提供新模式。[全文]
是肿瘤领域微创介入治疗的引领者,长期从事肿瘤与血管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至今完成介入手术操作上万例次。[全文]
2011年,他参与创建了中山大学第一医院肿瘤介入科,主持和参与国内外多个大型临床多中心研究。[全文]
年龄在35岁以上。在临床医疗、科研工作中具备开拓创新能力,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者,在行业内成长迅速,并具有代表性成果。患者口碑良好,积极参与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成绩良好。
他带领的团队,于2012年完成我国中西部地区第一例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是我国首批完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的术者。[全文]
他曾获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首都十大杰出青年医师及多项国内奖项。[全文]
被瑞士苏黎世大学、孟加拉国达卡大学、北京天坛医院等多家大学和医院邀为导师,为瑞士Fisch国际显微外科基金会最年轻的国际教员。[全文]
已开展听神经瘤手术1000余例,开展颈静脉孔区肿瘤300余例。[全文]
从事生殖医学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10年,对生殖内分泌、不孕症、辅助生殖等方面有丰富经验。[全文]
首先提出应用全胚冷冻再解冻胚胎移植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妊娠结局。发表SCI论文89篇。[全文]
参与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重点专项“人类胚胎着床调控及相关重大妊娠疾病发生机制”。[全文]
为项目负责人,先后完成卫生部新生儿疾病重点实验室课题、上海市科委科研课题国际合作项目等。[全文]
我国风湿病研究领域青年研究者中的佼佼者,揭示了新型细胞因子IL-33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致病作用及机制。[全文]
参与创建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协作组和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及信息平台。[全文]
在慢性肾脏病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先后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全文]
与团队一起在国际上率先发现慢性乙型肝炎和原发性肝癌的免疫耐受机制及疾病进展标志物,该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文]
研究方向为肝脏炎症免疫信号传导和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和乙肝肾相关临床研究。[全文]
一直致力于2型糖尿病与肥胖的研究,在Diabetologia等杂志发表SCI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全文]
致力于糖尿病基层培训和全科培训,协助组建北京糖尿病分会社区糖尿病学组,组织完成北京市糖尿病神经病变筛查项目。[全文]
我国肝病领域领域青年研究者中的佼佼者,长期从事各种肝病的临床诊治工作,尤其擅长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全文]
我国肝病研究领域青年研究者中的佼佼者,临床工作中,擅长于难治性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全文]
曾在瑞金医院担任诊断教研室副主任三年,推广PBL、OSCE等教学新教学方法的规范化实施。[全文]
消化系疑难危重症和内镜微创诊治领域达国内先进或领先水平,创新性提出“内科+内镜微创模式”救治消化系三类危重症疾病。[全文]
从事放疗临床工作10余年,主持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课题,三项局级课题。[全文]
孙颖教授的TPF诱导化疗可进一步提高局部区域中晚期鼻咽癌的总生存率的研究发表于Lancet Oncology。[全文]
在国际上首先报导了自体骨髓混合脂肪移植基础和临床研究。以第一作者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全文]
专注于脂肪组织再生医学和脂肪干细胞疗法的基础与应用研究,是SVF-gel(脂肪干细胞胶)发明专利拥有者和临床应用第一人。[全文]
在姜辉教授领导和支持下,完成北医三院第一例显微输精管附睾吻合术、第一例显微睾丸取精术和第一例显微输精管吻合术等。[全文]
在从事男科学事业近20年,开展了一系列居国内领先水平的男科手术;共同承担的“梗阻性无精子症的临床、基础研究和推广应用”项目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全文]
作为主要执笔人完成我国首部心肺复苏指南《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并协助构建我国心肺复苏培训、认证体系。[全文]
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奖。[全文]
提出科普学术化理念,推进医学传播学理论体系建立;率先在国内提出“家庭照顾者医学科普”概念。[全文]
2010年获山东医学科技创新成果三等奖。参与编著的著作4部,承担国家级、省市级科研项目8项。[全文]
独立主持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四川省科技厅等科研项目5项。[全文]
从事临床营养工作22年。在国内率先开发营养诊断体系、牵头进行家庭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全文]
长期从事外科重症病人的治疗和营养支持与代谢的基础和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全文]
在国际上早期建立高分辨核磁影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的无创评估方法。[全文]
在福建省内率先开展了肺动脉高压右心导管检查-急性肺血管反应试验,呼吁对肺栓塞规范化诊疗。[全文]
在国际上首次利用神经影像实现了动静脉联合评估,并将脑血管造影与脑灌注诊断一体化。[全文]
主要研究方向是脑血管疾病,近5年在JAMA Neurology、Stroke等高水平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全文]
作为甘肃省唯一血管外科专业博士,带领甘肃省人民医院医师队伍,成立省内第一个独立的血管外科。[全文]
血管疾病患者的“全科”医生,精通各种血管系统常见病及疑难杂症的微创及传统手术治疗。[全文]
曾赴耶鲁大学、梅奥医学院等国际名校求学,学习经验的同时注重临床及理论创新。[全文]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湖北省青年科技奖;主持科研项目1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全文]
曾在德国、法国等多个世界领先的心律失常中心进修学习。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北京市卫生局215人才工程。[全文]
2012年在青海省人民医院创建“疼痛科”, 经过5年的发展成为首批“韩济生疼痛医学研究院培训中心”。[全文]
从事疼痛临床研究教学20余年,始终秉承"以患者为中心”宗旨,刻苦钻研,积极开展新技术,尤其超声引导疼痛诊治等。[全文]
2007年作为骨干创建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疼痛门诊,2009年9月-2010年1月在美国华盛顿大学疼痛中心学习临床疼痛诊疗。[全文]
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近五年发表10余篇SCI论文。热爱疼痛医学事业,拥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全文]
长期从事慢性疼痛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曾在哈佛,斯坦福等美国多家著名疼痛中心研修,获得专利16项。[全文]
一直致力于腹腔镜肝脏外科手术的普及推广及创新,参与建立中国腹腔镜肝脏外科学院。[全文]
张骞发起的“拯救肾脏计划”让人肃然起敬,他通过自身力量,每年完成200例肾部分切除手术。[全文]
从事肿瘤微创介入治疗 13 年,在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肝癌综合微创介入治疗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全文]
从事介入微创诊疗17年,专业知识丰富,工作能力突出,率先开展多项介入微创诊疗技术。[全文]
参与了国内首创、世界唯一的专用于颅内血管病变治疗的覆膜支架研发,负责绝大部分支架生物安全性和有效性测试相关研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