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医整脊标准化带动脊柱诊疗革命

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副秘书长 田新宇

2016年02月03日09:37  来源: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三、中医整脊标准化实现创新驱动

技术标准是科学研究的升华,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是创新的重要体现。韦以宗教授身体力行,带领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历史赋予的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克服种种困难用中医整脊标准化带动脊柱诊疗革命。

(一)调曲为主治疗原则贯彻25个病指南

2009年9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立项下达《中医整脊常见病诊疗指南》编制任务,韦以宗教授领导全国整脊专家分别于2009年9月和2010年4月召开二次专家论证会,形成初稿,并征资深专家论证,修订、定稿,于2010年12月全国中医药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召开论证会,原则上通过。于2011年6月在潮州市召开的“第七届中医整脊学术年会”,在学会内部开始试行,于2012年10月13日正式向社会发布。使整脊技术成为全国治疗脊柱疾病的推广实施标准。

该指南中25个病,都贯彻调曲为主这个治疗原则。以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研成果奖的“中医整脊基本理论与临床研究”和著作一等奖的《中国整脊学》为蓝本。在中医的治疗方法上,确认了该科研成果总结的正骨十法和六大牵引调曲法。如此确立了《指南》主体内容,使之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6]。

(二)椎曲量化指标做为制修订15个病疗效评定标准

2015年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的工作部署,韦以宗教授领导全国整脊专家分别在贵州、兰州、台州进行了三次中医整脊常见病诊疗指南制修订专家论证会,与会专家一致共识:在2012版《中医整脊常见病诊疗指南》为蓝本的基础上,将椎曲量化指标做为制修订脊柱15个病疗效评定标准。其意义在于:

1.韦以宗椎曲论数据化在诊断方面,数据化的诊断标准,将大大减少漏诊及误诊。随着CT、核磁共振应用于颈腰病的诊断,椎间盘突出几乎遍布所有CT、MRI的诊断报告之中,国外已有文献报告近4成的正常人都有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如果临床医生忽略了椎曲及体征的数据指标,很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数据的椎曲分级,还可以早期预见一些疾病的发生。例如,颈曲一旦消失,轻者导致椎动脉痉挛而致基底动脉、脑血管供血不足而血压波动,头晕失眠,重者压迫脊髓,出现胸部束带感,步态不稳。而这种状态,患者往往容易忽视,实际上是颈椎管狭窄的早期表现。可见,数据化的椎曲分级分析,可避免漏诊。

2.韦以宗椎曲论数据化在治疗方面,数据化的诊断结果、治疗目标进一步明确。当前,中西医治疗脊柱伤病方法很多,治疗目标明确后,对各种治疗方法通过诊断数据的分析,达到治法选择优化。例如,治疗目标是调曲,为达到调曲的目的,将采取各种技术理筋,筋柔骨才能正,局部骨正,则必须恢复力线——椎曲线和中轴线,为此,必须依靠四维牵引,才可改善或恢复椎曲。椎曲恢复配合功能锻炼维护,不仅症状体征消失,复发率也低。而另一方面,达不到改善或恢复椎曲目的的治疗方法,就意味着疾病的复发。简而言之,治疗方法的实施在数据化诊断标准下,将得到极大的提高,彻底改变既往对症治疗遗留后患的局部疗法。

3.韦以宗椎曲论数据化在疗效评定方面,对脊柱伤病的疗效评定标准,目前国内外的标准均缺乏量化指标。中医整脊以椎曲论为核心的数据化诊断标准,为疗效评定提供量化的依据,填补了国内外的空白。在循证医学方面,数据化的疗效评定标准,还可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包括同比、环比、定基比)监测各种疗法的优劣,也是医疗管理的重要参考,数据化的诊疗指南,将提高脊柱伤病的康复率、降低复发率,减少手术率、杜绝致残率。

(三)调曲为目标的整脊技术将进一步规范化研究,成为国家技术标准

以韦以宗教授为代表的中医整脊学术团队,在中医整脊标准化的同时,以调曲为目标的整脊技术规范化研究申请列入国家技术标准研究项目,使继承中医原创思维的中医整脊学科更加具有先进性、科学性、严谨性、实用性和安全性。与此同时,维护椎曲为目的的强脊健身十八式将进行规范标准研究,为人类的脊柱健康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与方法。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权娟、许心怡)

推荐阅读

卫计委副主任王国强:中医可能毁在中药上 “有人说中医可能毁在中药上,这不是危言耸听。我着急的是,再好的大夫,即便是国医大师,你开的方子再好,但抓的药不行,百姓吃了没效果,那就会毁掉中医。”昨天,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昆明举行的“全国中药材资源与生态种植研讨会”上说。【详细】

人民健康大讲堂|营养“识”堂|保健养生

晨起第一次便便竟预示癌症 健康的便便应该是条状的黄棕色的软便,有臭味,但不至于臭不可闻。如果大便很黏腻,有排不尽的感觉,异味大,说明体内湿热重。 【详细】

人民健康大讲堂|营养“识”堂|保健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