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新闻要闻

氰化物会出现在哪?7个常识远离生命危险

2015年08月19日07:43    来源: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8月19日电 氰化物作为一种剧毒物质,可能产生致命的伤害,尤其在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后,天津瑞海公司存储的大量氰化物引起公众持续关注,令人们谈“氰”色变。实际上,氰化物离我们并不遥远,甚至在日常消费的食物中也有它的身影。不过,含有氰化物的食物并非完全不能食用,只要处理得当,摄入的氰化物控制在一定限量内,对人体并不会造成严重伤害。而一旦氰化物中毒也有方法进行急救,并非意味着死亡。

1.什么是氰化物?

氰化物特指带有氰基(CN)的化合物,一般分为无机氰化物和有机氰化物。通常为人所了解的氰化物都是无机氰化物,常见的有氰化钾和氰化钠。作为一种剧毒的化学品,成年人口服150-250mg可引起猝死。氰化物主要用于黄金提取、电镀以及化学合成。氰化物可合成常见的药物和食品添加剂。

2.氰化物如何进入人体内?

呼吸、饮水、接触土壤或食用含有氰化物的食物,吸或吸入火灾发生时的烟雾是氰化物进入人体内的主要途径,另外在吸入有害废弃物处理厂附近含氰化物的空气或是食用天然含有氰化物的食物时,也有可能让氰化物进入人体内。

氰化钠虽是一种剧毒物质,但在常态下是一种固态晶状体或粉末,不挥发、不易燃、不易爆。只有在其遇水生成的氰化氢进入大气环境后才会短期内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其融入水体中形成氰化物后处理方法成熟,对环境的影响相对易于控制。

3.氰化物中毒有救吗?

氰化物毒性虽大,但是中毒也能有多种方法进行急救,并且有特效药物,因此氰化物中毒并非意味着死亡。如果皮肤直接接触到了氰化物,立即用水洗掉即可,如果误服氰化钠,直接催吐就医。另外,人体对CN-有较强的解毒机能,况且氰化物是非蓄积性毒物,当不致产生中毒剂量的少量外源性氰根进入机体后,可被迅速转化为无毒或低毒物质排出体外。

4.氰化物如何降解?

天然水体对氰化物有较强的自净作用,当少量氰化物进入水体,水中微生物可破坏低浓度的氰化物,将氰经生物氧化用途转化为碳酸盐与氨,使其转变成为无毒物质,同时消耗水中部分溶解氧。因此氰化物在地面水中的自净过程相当迅速,不会累积。高浓度的氰化物,用5倍量的氯气或者双氧水在1小时内就可以将其降解到安全浓度,所以说氰化物是极易被降解或消除的。

5.食物中也会有氰化物?

研究发现,氰化物在自然界广泛存在,木薯、高粱、玉米、豆类、小米、甘蓝、亚麻籽、竹子等大量植物中均含有氰化物成分。

食用植物中的氰化物多以氰甙配糖体形式存在。现已查明的含有这一成分的植物至少有2000多种,其中果核类约1000多种。人们平时所食用杏仁、杨梅、葡萄籽、苹果籽、桃、李子、樱桃,其果核中均含有氰化物。

此外,市场上所销售的牛奶、蒸馏酒、果酒类产品中也常被检测出微量氰化氢;在一些粮食和水中也会检测到微量氰化物。

6.有氰化物的食物还能吃吗?

为何如此高风险的物质存在于日常消费的饮食中,它是否会对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专家表示,含有氰化物的食物并非完全不能食用,处理得当,摄入的氰化物控制在一定限量内,对人体并不会造成严重伤害。

那么,摄入氰化物的安全限值是多少?不同品种及生长环境的植物中氰甙含量差别很大,如杏仁分为甜杏仁和苦杏仁,甜杏仁中氰化物的含量极微,一般不会引起中毒,但未经烹煮的苦杏仁的氰化物含量很高。不同人易感性各异,体内吸收及分解毒素的速度不同,儿童体重较轻,进食较少的量就可发生食物中毒。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8年第5.刊登的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食品安全中心、食物研究化验所与北大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学者对食物中氰化物的论文称,可引起成年人死亡的氰化物剂量为每公斤体重0.5-3.5mg。

《粮食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中的氰化物测定,其检出限为0.015mg/kg,《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氰化物限值为0.05mg/l。而对于酒类所含氰化物,《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蒸馏酒及其配制酒》对含氰化物的酒的原料不作分类,规定蒸馏酒和配制酒中氰化物限量为8mg/l。

7.怎样去除氰化物,防止食物中毒?

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主蒋卓勤表示,对含有氰化物的食物不必过于担心,处理得当,以沸水烹煮,也是可以安全食用的。

比如将木薯去皮,用水浸泡,加热时不加盖,即可使其中的氰化物蒸发。在食用杏仁时,也一定要经过处理,不要生食,特别是苦杏仁氰化物含量高,毒性较大。

目前市场上买的杏仁基本都是经过烤制成熟的,经加热可有效去除氰化物成分,“但还是要注意食用量,一次不要吃太多”。

比如将木薯去皮,用水浸泡,加热时不加盖,即可使其中的氰化物蒸发。在食用杏仁时,也一定要经过处理,不要生食,特别是苦杏仁氰化物含量高,毒性较大。

目前市场上买的杏仁基本都是经过烤制成熟的,经加热可有效去除氰化物成分,“但还是要注意食用量,一次不要吃太多”。(综合每日新报、天津日报、新京报报道)

 
分享到:
(责编:许晓华、刘婧婷)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