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在医院长大,放学后没人督促写作业,经常要老师帮忙送回家……这些医生的孩子如今有了一个新称呼“医二代”。日前,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举行的毕业典礼上,毕业后将与母亲共事的郭翀作为学生代表发言,“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郭翀是上海交大医学院儿科学硕士毕业生,毕业后,她将前往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工作,与她的母亲在同一所医院的同一间科室。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了解到,与此前媒体报道的“医生普遍不赞成下一代学医”“‘医二代’大多弃医”的报道不同,实际上,上海交大医学院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自“医二代”群体,且这些学生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90%以上都在医院。
“医患情”埋下从医的种子
此前,“医二代”出于对紧张的医患关系担忧而放弃从医的说法比较盛行。几乎每次发生医患纠纷,医生被患者砍伤或者袭击致死后,都会引发一阵有关“未来谁来当医生”的争论。然而,在记者采访的“医二代”心目中,从小耳濡目染的“医患情”反而是他们从医的重要原因。
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法语班)毕业生虞文嫣毕业后会在瑞金医院血液科工作,她的父亲是上海解放军八五医院心内科的一名主任医师。她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在军医大院长大。小时候,对父亲工作印象最深的就是“逢年过节接不完的电话”,很多病人或病人家属都会在节日给医生打电话,送祝福。
“我一直觉得爸爸的工作很伟大。”虞文嫣说,“有的病人离世多年,他们的家属还会长期坚持看望父亲,这说明医患之间,关系很好。”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毕业生周辰,从小是在乡镇卫生院“混大”的。如今,他在读完5年医学本科后,选择了冷门的儿科学专业攻读硕士。他的母亲是湖北荆州公安县毛家港镇卫生院的一名护士。母亲不知道的是,“从医”的种子,从他小时候就埋下了。
“有一次跟着妈妈进手术室,患者害怕得直发抖,妈妈全程一直握着她的手,直到手术结束。”周辰告诉记者,他为母亲的这一行为感到无比自豪,“妈妈这是真心在为他人付出,我也愿意这样”。
最近,周辰的导师收到一封从美国寄来的信,写信人是导师十多年前的一名“小患者”。十多年前,这名罹患白血病的孩子得到救治,如今赴美读书,仍没忘记当年的“救命恩人”。
“虽然只是一封信,但把整个科室感动得不行。”周辰说,近年来媒体对医患纠纷事件报道较多,使得医患之间“感觉有些不对”,“真正的医患关系,大多数的时候是温暖”。
医生不赞成孩子学医,主因并非“医患矛盾”
记者注意到,的确有一部分医生不赞成自己的孩子将来“从医”,但这种考虑主要属于“生活和生存”层面,并非此前坊间流传的“医患矛盾”导致。
郭翀的母亲不赞成女儿学医,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太辛苦,又不挣钱”。一个母亲对女儿的疼爱在职业选择中显露无疑,郭翀说,“真不是因为什么医患矛盾,这只是偶发的问题,不是主要问题。”
周辰在高考决定报考医学专业时,也和母亲冷战了一段时间。他说,母亲不愿意他当医生最主要原因也是“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
瑞金医院外科学博士毕业生许天源高考时得了高分,父母对他的专业选择产生严重分歧。担任耳鼻咽喉科医生的父亲主张他学医,作为外科护士长的母亲却极力反对,“你考分高,学个财经、土木专业多好?当医生挣得又少,人又累。”
许天源说,母亲当时因为他学医甚至难过得掉眼泪。他告诉记者,因为父母都从医,从小“放学就没人接”,别的孩子放学回家玩儿,自己只能到医院里的办公室待着,有时还要帮爸爸喂养研究鼻窦炎用的小兔子。
“无暇顾及子女教育”也是医生、护士们的一大痛。很多“吃过亏”的医生,不仅不赞成孩子从医,甚至也不希望孩子的配偶从医。
医生仍是“受人尊敬”的职业
临床医学八年制毕业生姜毓,父亲是山东潍坊人民医院职业病科医生,母亲是医院血透中心的护士。父母均支持他继续从医,“虽然挣不了大钱,但这个工作受人尊重”。毕业后,他将在瑞金医院泌尿外科工作。
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姜毓留给同学的记录同学情谊的“个人信息本”上,都会在“长大后的梦想”一栏填上“当医生”。他告诉记者,尽管现在社会上一些人对医生有些不理解,但这并不影响做医生产生的“职业荣誉感”。
姜毓说,很多病人刚进医院时态度很差,但在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出院时都对医生表达了感激。姜毓说,他所知道的情况是,因为工作受人尊敬,“医二代”从医的比例很高,“我所在的医生大院里,90%的二代都当了医生”。
“医二代”、新疆喀什二院心内科医生吐尔洪江·瓦哈甫也因为“受人尊敬”而选择了从医。吐尔洪江说,父亲一直受人尊敬,而他本人在骨外科急诊也受到尊敬,“很多外伤急诊病人,一开始会觉得医生不重视、太冷漠,但事后都会感激、理解医生。病人一开始在不了解病情的情况下,有些情绪是正常的。”(王烨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