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新闻要闻
人民网>>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正文

  (记者手记)

工匠精神是中医之魄

王君平

2016年06月17日08:0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很多中医缺乏对工匠精神的坚守,放弃对“至精至微”境界的追求,导致中医传统优势不断萎缩。用匠心叩开博大精深的中医之门,中医药这个宝库才能重放光彩

  

  手工制丸传承人张冬梅17岁进入同仁堂,她从打条学起。打条是手工制丸的关键步骤,要求粗细均匀、长短合适,否则根本搓不出丸。一个看似简单的工序,却怎么试也不行,出来的条都不是很满。打条类似搓面,她就天天回家搓面去,那阵子她家天天吃面条,爱吃面的一家人都吃腻了。光是打条,张冬梅就练了一年多。她手工搓丸一次成形率达到100%,一颗小药丸背后是10余年苦功。这就是中药制造蕴含的工匠精神。

  追根溯源,工匠精神的“工”,就是古代医者的一种称谓。《说文解字·酉部》解释:“医,治病工也。”中医的最高境界是“上工”,所谓“上工治未病”。中医工匠精神包含着“大医精诚”理念。一方面是技之“精”,习医之人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手到病除,妙手回春;一方面是心之“诚”,从医者要有“见彼苦恼,若己有之”的心怀,“普救含灵之苦”。医者只注重技之“精”,而忽略提升心之“诚”,漠视患者感受,即使解除身体的疾苦,也不能算是真正治愈他们的疾病。“技”与“心”完美结合,才称得上工匠精神。

  随着新的医疗诊断技术不断出现,不少人认为传统中医诊断不灵了,更愿意相信各种仪器设备的检查结果。有的中医甚至患上严重的技术依赖症,看着化验单、凭着检查结果来看病开方。以脉诊验孕为例,有的中医不是去搭脉验孕,而是用试纸、用B超诊断,脉诊功夫基本废弃。近年来,很多中医缺乏对工匠精神的坚守,放弃对“至精至微”境界的追求,导致中医传统优势不断萎缩。近日,流失海外的“飞龙脉法”在浙江舟山举办学习班,起源于中国的中医脉法,竟需要外国人来传授。中医药本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和国粹,现在出口转内销,重新回到中国,让人感叹不已。

  中医发展陷入窘境,不是中医不行,而是今人缺乏工匠精神。有人认为,中医诊脉属于“过去时”,迟早会被无情地淘汰。其实,尽管CT、核磁等现代医学诊断设备广泛应用,但工匠精神永远不会过时。“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技术永远无法代替人,中医诊脉自有机器无法传达感知的奥妙。安徽中医脉诊专家许跃远20多年孜孜不倦研究脉学,他可以清晰地感知几毫米的结石、囊肿,其中不乏CT没能诊断而经号脉确诊者。

  “一切手工技艺,皆由口传心授”。眼下,中医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惑。几千年来,中医传承一直是师傅带徒弟,而中医院校教育在国内发展60年,有点类似工厂流水线式的培养,学生很难学到中医的精髓。如何重建“口传心授”的师承体系,传承工匠精神,成为一道现实难题。

  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培育中医工匠精神,离不开古代经典的滋养,需要挖掘隐藏其中的无穷奥秘。然而,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对于不少中医人如同难懂的“天书”,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让更多的中医人勤学古训、博采众长,中医药才能在薪火相传中生生不息。工匠精神是中医之魄,用匠心叩开博大精深的中医之门,中医药这个宝库才能重放光彩。


  《 人民日报 》( 2016年06月17日 19 版)

 
分享到:
(责编:权娟、聂丛笑)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