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的渔利者:
“食物相克”宝典一个月可拼凑出版
正是利用了公众的知识盲区以及对健康的重视,一些人将食物相克谣言变为渔利工具,最常见的就是各种食物相克的速查手册及相关书籍。
兰州大学当年进行“相克食物”比对实验的同时,对1994-2008年食物相克的61本书籍和187篇文献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这些图书作者均非资深营养学家,且大多缺乏实际依据,更缺乏科学性,“相当一部分重复性描述,互相抄袭,极易找出疑点”。
新京报记者近日也走访图书市场发现,市面上的“食物相克”读物主要分为挂图、速查手册、图文大全、电子书、影碟几大类,配合营养养生菜谱发行,售价从0.9元到89元不等,均价在15元左右。
在京东商城,售价3元的食物相克手册在该主题下销量最高,购买记录里仅评价就有3209条。销量较高的一本《食物相克与食物相宜》书籍,售价13.9元,购买评价有3016条,还被列为畅销书。此外,在北京王府井书店、北京图书大厦、新华书店等书店,也有食物相克书籍出现在推荐畅销书栏里。
翻看内容,诸如虾和维生素C会产生剧毒、粥和牛奶搭配会造成消化不良等说法在多数食物相克速查手册、图书中均可查到,且说法大致相同。
这些书籍都是由什么人编写的呢?新京报记者对当当网上120本食物相克书籍的作者进行了粗略统计,作者中有医学或营养学背景的约40人,其他则均为图书编辑汇总。
以某出版社的《食物相宜相克》为例,作者之一双福还曾出版过《时尚美人馆》、《从小爱吃的家乡菜》、《家庭万年历》等,涉足领域颇广,记者并未查到其医学或营养学身份;另一出版社出版的《食物相克与饮食搭配》作者余可,曾编著过“女生悄悄话”、“男生悄悄话”等书籍,也未查到其专业身份。
一位资深图书编辑向新京报记者透露,市面上许多养生、美食、励志书的作者都是职业攒书人,并无专业背景,攒一本书的价格通常5000元左右,一般一个月就可“速成”,“内容也是东拼西凑,同类图书之间互相抄袭很普遍,食物相克这类图书就是典型例子”。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张印红归纳了3种“食物相克”谣言惯用的“依据”:一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所含营养物质在消化吸收代谢过程中,发生拮抗作用,相互排斥,一方阻碍另一方的吸收或存留;二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在机体内分解消化吸收过程中,产生不利于新陈代谢的有害物质;三是食物同食后,在机体内共同产生寒凉或温热效应。
张印红说,这种书籍对“食物相克”的大肆宣扬有悖于事实,对公众正确配餐会造成误导。“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40多种,食物多样化是营养学最根本的法则。过分强调不科学的‘食物相克’将使饮食单一,易造成膳食失衡甚至营养不良。”
■ 辟谣
戳破六大食物相克谣言
针对流传甚广的螃蟹与柿子、虾与维生素C、啤酒与海鲜、菠菜与豆腐、鸡蛋与豆浆、黄瓜与西红柿这六大食物相克的传言,新京报记者请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胡素敏、大连市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王兴国予以破解。
专家认为一些人在吃了所谓的“相克食物”后确实出现身体不适,这通常是由于季节性原因、食物本身有毒、食物变质等因素引起的,与食物相克无关。
出场专家: 胡素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王兴国 大连市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
1 螃蟹与柿子
传言:螃蟹与柿子均为寒性,同食后经反应会造成疼痛、腹泻。
破解
胡素敏:蟹肉是高致敏性食物,还可能潜藏有微生物,易引发肠胃不适、腹泻、过敏等。可以说,螃蟹本身就是一种不太容易“驾驭”的食物,要吃得适量,肠胃虚弱对蟹肉过敏的人更要避免。
胡素敏称,有说法认为,柿子中含有柿胶酚,遇胃酸可产生凝固而沉淀,还含有一种可溶性收敛剂红鞣质(未成熟柿子中含量高),在胃酸作用下与蛋白质结合,凝成一种不溶于水的鞣酸蛋白而沉淀在胃内,引发胃痛。所以有的人同食螃蟹和柿子安然无恙,而有的人吃其中一种却会腹泻,这与个人体质和摄入量有很大关系。
王兴国:柿子中含有鞣酸,螃蟹富含蛋白质,两种物质之间会产生相互影响。但在人体环境内是否产生反应并不确切。
这种影响不会造成腹泻、中毒或其他明显不适,其他鱼虾、肉类、鸡蛋等富含蛋白质食物类似螃蟹,都很容易腐败变质、细菌繁殖并导致腹泻,但这与柿子无关。
2 啤酒与海鲜
传言:啤酒与海鲜同食后会相互作用,导致痛风。
破解:
王兴国:这种搭配的缺点是嘌呤很多,增加血液中尿酸(嘌呤的代谢产物)浓度。但主要原因并不是两者发生了什么特殊的反应,而是因为啤酒和海鲜本身都是高嘌呤的食物。
另外,高嘌呤食物不止啤酒和海鲜,肉类、大豆等都是高嘌呤食物,都会增加血尿酸浓度。这些食物不论怎样搭配,都会对痛风患者或高尿酸血症患者不利,但对于血尿酸正常的健康人,并没有额外的坏处。
胡素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其实与多种食物(啤酒、海鲜、肉和果糖)都有关。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