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人民网>>健康·生活>>正文

医生体制内创业:要给多点执业趟出一条路【3】

2015年06月23日08:43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手机看新闻

医生集团能走多远?

2015年初,国家颁布《关于印发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要求最大程度上简化多点执业程序,鼓励探索备案制。政策的放开让部分医生勇敢探路,但仍有许多医生谨慎观望——多点执业,会受到医院的阻力吗?

林锋说,当患者需要手术和住院时,他会把其引流到自己的第一执业点——广东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相当于在完成医院日常的工作量之外,还带来了额外的患者,医院也乐见其成。

刘兴鹏则将医生集团的执业点选在了河北燕达医院。这家医院和刘兴鹏的第一执业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是对口合作单位,相当于是在“医联体”的范围内展开活动,这是当下比较稳妥而实际的做法。

几乎与刘兴鹏同一时期成立医生集团的,还有他的同窗好友孙宏涛。由阜外医院医生孙宏涛参与发起筹建的“大家医联”已在5月初步获得投资机构千万级规模的投资。近日,又一个医生集团发起众筹,探索发展成为第三方医学影像平台。

如果把医生集团这一模式向更早追溯,1998年,我国心脏外科专家万峰就与人合伙组建了“万兆开心公司”,被认为是我国医疗行业内出现的第一个医生集团。去年7月,张强医生创办的国内第一家跨专科医生集团在上海宣布正式启动,张强也被认为是中国医生自由执业的代表性人物。

随着越来越多的“拓荒者”加入到探索的路途上,一些质疑的声音出现了:近来扎堆的医生集团或许只是昙花一现。

医生集团能走多远?刘兴鹏并非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在热火朝天的创业氛围里,他让自己保持冷静:“医生集团若实现可持续发展,靠的还得是医院里的那套‘老规矩’——医疗安全放首位,诊疗质量贯始终,学科建设是根本。”

他认为,医生创业,如果单纯想着如何解放自身,如何进行资本运作,最终结果必将是大浪淘沙,因为这个世界变化再大、再快,医疗和医学的本质并没有改变。

“‘翅膀硬了’之前先不要急于出来创业,在医院里好好练上一身真本事是关键。”林锋说,“医生创业靠口碑,没有一身硬功夫,反而会砸了自己的招牌。”

对于未来,林锋也心存一丝隐忧,在多点执业的“生态”形成之前,医生一只脚在体制内,一只脚在体制外,难免不会纠结。“医院领导要转变观念,不能把医生当成医院的私有财产,更不能给多点执业的医生‘穿小鞋’,否则政策是放开了,但谁敢真的出来呢?”

廖新波表示,多点执业只是医生从单位人走向社会人的突破口,要完成这一使命,必须是一项综合改革,包括人事制度、支付制度、监管制度、法律法规支撑等多项影响其推行的因素,“路是需要人走出来的,一个人走是小道,大家一起走就成了大道。”他说。

上一页
 
分享到:
(责编:许晓华、刘婧婷)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