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自由流动缓解看病难
在医生集团这个平台上,刘兴鹏终于实现了“多学科协作”的构想。但是紧接着问题来了:多学科团队协作需要医生花更多的心思,如果患者术后管理不好,相当于前功尽弃,他琢磨着,如何让患者出了医院还有人管?
刘兴鹏意识到,必须让基层医生这个居民的健康“守门人”加入进来,使患者无论是就诊、住院还是出院,都处在一个“有人包办”的闭环管理中。
为此,哈特瑞姆心律专科医生集团主动找到基层医生探讨合作方式。“基层全科医生和大医院的专科医生就像牛郎和织女,分隔在河的两岸,我们希望医生集团的平台能建起一座桥梁,让天堑变通途。”刘兴鹏说。
与刘兴鹏“联合基层”的路径不同,林锋采取的是“分流高端”。林锋胃肠肿瘤医生工作室的问诊费是500到2000元,患者不能享受医保,只能全部自费。
公立医院专家号只需14元,患者为何还要选择工作室?
林锋在医院里接诊过一位患者,一进门便说:“林医生,见到你太不容易了,你的挂号费都被黄牛炒到3000块了,我还不如把这钱当面交给你,让你给我好好看看。”
在人满为患的大医院里,像这样的患者并不在少数,为了和大专家见上一面费尽辗转。林锋深知患者的不易,但看到诊室内外翘首以待的长龙,又不得不在5分钟便匆匆结束一位患者的问诊。
而在自己的工作室里,林锋可以花上至少30分钟详细了解患者的症状、病史,甚至生活习惯,分析病情发生的原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让部分有支付能力的人,分流到医生工作室这样的多元医疗机构,既不挤占公共医疗资源,又能获得满意的就医感受。”林锋说。
事实上,林锋的创业想法是受到广东省卫计委巡视员廖新波的启发,两人是曾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共事将近20年的好友。廖新波是医师多点执业制度的推崇者,并将这一制度称之为“撬动中国医改的杠杆。”
廖新波认为,受传统就诊观念影响,不少患者认为“名医就在大医院”,从而形成“盲目就医”,“小题大做”,常见病、多发病也扎堆到省市大医院就诊。在他看来,最好的就医秩序是“择医而来”,而非当下的“择院而去”。
“多点执业如果推动起来,医生从单位人过渡为社会人,不附属一个单位,而是跟若干单位签订合约,或者建立自己的工作室,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和所服务领域的病人聚集度开展工作,那么患者一旦认可这个医生的能力,无论该医生流动到哪里,患者都会追随而去。”廖新波说。
虽然创业的气氛热火朝天,“岭南三剑客”和医生集团成员均为并未脱离所在医院,他们的“正牌”身份还是公立医院的医生,多点执业所占用的是下班后和周末的休息时间。
无论如何,一只脚跨出了体制内,从单位人向社会人过度,角色转变能适应吗?
林锋认为,在基层医疗机构对优质医生资源的强烈渴求下,医生利用节假日“走穴”早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有的是出门诊,有的是做手术,后者在业内俗称“飞刀”。多点执业让“走穴”阳光化和规范化,医生有了多元执业模式的选择,劳动价值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刘兴鹏坦言,之所以没有脱离体制,是因为一个大型手术需要的团队和设备,靠一个刚刚起步的创业公司是无法自给自足的,还得把患者导流到自己就职的医院。并且,如果彻底离开公立医院这个主流的就医渠道,医生集团一时间又无法形成稳定的患者群体,医生该给谁去看病?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