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情绪是诱因
专家开出预防处方
别小华主任在介绍其病因时,总结了这两个“关键词”——情绪紧张、过度疲劳。但当他为患者开出改变生活方式这张处方时,很多患者都“叹气”,表示真的很难做到……
“不要吃到疾病的苦头后,才下定决心改变生活方式。”他提醒患者,该病严重的时候可终日脸部抽搐不停,甚至睡眠时也抽搐,极易引发眼睑强直性收缩,口角歪斜。一些患者甚至出现味觉减退、头晕、耳鸣、鼻塞及出汗等症状,个别患者还伴有严重的三叉神经痛。
他告诫心怀侥幸的患者,不要以为抽搐的症状消失了,犹如正常人一般,就以为面肌痉挛已经治愈。该病往往有数天或数月的间隙期,短期的症状消失,往往会给患者造成治愈的假象。特别是发病初期的患者,这种现象非常明显,但等这时期一过就会转入频繁发作。所以,平时应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生活压力,时刻让自己处于一个轻松的环境中,避免情绪波动,是有效预防面肌痉挛的第一步。
要走出误区
面肌痉挛不同面瘫
“得了该病的人都知道,面肌痉挛其实是一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因为脸部肌肉在剧烈抽动时,很多人都觉得这人是不是在‘扮鬼脸’,从而引发各种误会和尴尬。”别小华主任介绍,最近前来就诊的患者,很多都误以为面部肌肉抽搐都是天冷“冻”出来的正常生理反应。正是这种错误的想法,才导致病情一拖再拖,最后反而延误了有效的治疗。
他提醒患者,目前临床上,面肌痉挛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有药物治疗、针灸治疗、肉毒素注射治疗、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等,不管患者选择何种治疗,都应先接受详细的检查,确诊自己患的是原发性面肌痉挛还是继发性面肌痉挛。只有充分了解面肌痉挛的病因和各种治疗方法的利弊后,医生才能准确地指导患者采用最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如果手术是最合适的治疗方案的话,就应当采用,不要因小失大,走上治疗的弯路。
记者 闫鑫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