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中国胖子十年增1亿
法则六:饮食八分饱,吃动两平衡
肥胖是全世界的公共健康问题,会导致很多严重的健康后果,如心脏病、中风、2型糖尿病以及一些癌症。1992年~2002年10年间,我国居民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上升了38.6%和80.6%,估计超重和肥胖者增加了1亿。
胖子是一口一口吃出来的,每天10分饱,甚至12分饱,吃得多,动得少,长期下来造成能量在体内累积,就会把自己吃成胖子,吃成“三高”。
减肥的确是个难题,女人把减肥当事业。但是,减肥不是难在没方法,而是难在坚持。吃和动是维持健康体重的两个方面,控制进食量,增加身体活动可以预防和控制肥胖。饮食方面,八分饱,尤其是晚餐,如果做不到,就先从每天少吃一两口做起。养成天天运动的好习惯,特别是快步走、慢跑、游泳、骑车等有氧耐力运动,既可以增强心肺功能,还能提高骨密度。但要注意,保证运动时间(每天30分钟以上)及长期有规律的运动才有用。
孩子小时候胖点没事?很多研究表明,儿童期肥胖是个很严重的问题。肥胖的儿童成年后更有可能患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脂肪肝、骨骼关节等疾病。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发现,15~18岁少年肥胖者高血压率达40.9%,儿童少年血脂异常率为2.2%,估计有563万6~17岁学龄儿童少年血脂异常;而2009年的数据显示,约70万儿童少年空腹糖耐量受损,糖尿病患病人数约59万人。
7.许多人早餐吃得像乞丐
法则七:早饭要吃好,三餐要按时
早餐吃得像皇帝,午餐吃得像贫民,晚餐吃得像乞丐。道理都知道,但许多人却完全反过来,早餐像乞丐,晚餐像皇帝。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的城市儿童少年早餐调查显示:1998年有6.7%的3~16岁儿童少年经常不吃早餐,而2008年的数据显示,中小学生每天不吃早餐比例在7%左右,10年过去了,早餐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在2011年对全国10余个城市大学生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每天吃早餐的比例仅为65%,近三成学生采取节食的方法进行减肥。
曾有媒体报道,有35%的白领饿着肚子上班,你是否也是这个队伍中的一员呢?
营养早餐包括四类:主食、肉蛋、奶或豆类、蔬果。如果你只吃了两类或以下则营养不足。吃不好早餐是孩子成长的绊脚石,影响学习、认知能力和体能;对成人来讲,不吃也会影响工作效率和健康。
年轻人的胃病高发,大部分都是与三餐不按时吃有关,饥一顿饱一顿,这一点也是许多妈妈们对孩子唠叨最多的。按点吃饭,消化系统会形成与饮食行为相适应的规律,两餐间隔4~6小时,有利于营养的消化吸收和胃肠健康。
不吃早餐能减肥?错,不吃早餐反而会增肥。《美国预防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调查了9.3万名参加者,结果表明,吃早餐频率最低者发生超重或肥胖的风险是几乎每天吃早餐者的1.75倍,儿童少年也一样,越不经常吃早餐,超重肥胖的危险越高。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