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致瘫6天后即恢复下肢运动

2016年11月10日08:21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脊髓损伤致瘫6天后即恢复下肢运动

英国《自然》期刊9日发表了一项神经科学重要成果,国际研究团队报告了一种最新研发的装置——可植入体内的无线“大脑—脊柱接口”,实验中,它成功地让猴子在发生脊髓损伤后最短仅用6天就恢复了瘫痪下肢的运动能力。该装置采用的元件已获批可用于人体研究,标志着用该方法治疗人类半身不遂往临床测试方向又迈进了一步。

过往研究显示,参与规划并执行运动的脑区所破译的信号,如果能有效使用,则有可能控制机械臂或假手的运动,此前案例还显示其可以控制病人瘫痪的手。但是,下肢的情况并不在此列,因为用这种方法恢复行走过程中复杂的腿肌激活模式和协调性,一直以来都没有获得成功。

此次,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格雷古瓦·库尔蒂纳团队,联合中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和美国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大脑—脊柱接口”。该装置可以破译来自控制腿部运动的运动皮质区信号,从而刺激在脊髓下部“热点”植入的电极,正是这些“热点”负责调节腿肌的屈伸。

实验中,研究团队在两只因局部脊髓损伤而导致一条腿瘫痪的猕猴身上进行了测试。一只在没有经过特殊训练的情况下,于伤后6天就恢复了瘫痪下肢的部分运动能力;另一只经过两个星期也恢复到相同水平。

在《自然》论文随附的新闻与观点文章中,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安德鲁·杰克森表示,考虑到近年来其它神经接口在猴子到人之间的快速转化,现在有理由推测,在2020年之前,人类将能够看到一个“大脑—脊髓界面”的首次临床展示。

总编辑圈点

获得真实肢体传来的运动信号,实验对象是灵长类,恢复的是比肘腕和手指要难得多的腿部。以上三条,让该技术距离人体临床运用越来越近。其实,我们早就可以解码大脑信号并用它驱动机器人假肢,但只有让患者自己身体的部分“复活”,才算真正意义上的治疗。(记者 张梦然)

(责编:王亚微、权娟)

推荐阅读

把感冒“吃”回去,靠谱吗 虽然感冒不是什么疑难杂症,很多时候即使不吃药也能自愈,但感冒时鼻塞、头晕总让人感觉很不爽。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没想到还真有科学家去研究了食物对病情的影响,研究结果最近还发表在了美国《细胞》杂志上。 【详细】

人民健康大讲堂|营养“识”堂|保健养生

国际公认十大防癌食物你吃了吗? 饮食不当可以致癌,但吃对食物也可以防癌。不久前,湖北中医学院副研究员黄志杰在深圳讲学时指出,自然界中并不缺乏防癌抗癌的物质,它们广泛存在于天然食物之中。 【详细】

人民健康大讲堂|营养“识”堂|保健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