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交替,天气逐渐转热,也是感染性腹泻的高发季节。急性感染性腹泻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天排便可达10次以上,排便时常伴腹鸣、肠绞痛,有些患者的粪便含未消化的食物或脓血、黏液,或伴有发热、恶心等症状。
造成急性感染性腹泻的常见病原体有细菌和病毒,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等;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柯萨奇病毒等。感染的常见途径是使用病原体污染的食物或餐具等,因此保持饭前洗手和食品卫生安全十分重要。
腹泻除了会引起不适,最重要的危害是会造成脱水、电解质紊乱、肾功能异常、酸中毒、休克等。一旦发生腹泻,可以在家中采取一定措施:
1.防止脱水。腹泻次数多,尤其是水样泻,会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部分患者认为腹泻时进食、喝水,会为腹泻提供大量“生产原料”,于是不吃不喝,希望通过这种方法遏制病情,看起来好像管用,腹泻量会有所减少。实际上,腹泻量的减少说明机体缺水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容易在此基础上发生酸中毒和休克,后果比腹泻本身要严重。
自我判断脱水的方法很简单,口渴,与平时相比尿量减少,坐起或站起时头晕,平卧则好转,尤其是口渴和尿量减少。只要不呕吐,一定要喝水,让这两项症状缓解或消失。若伴有呕吐或实在不能饮食,则需要及早就诊。
2.防止电解质紊乱。腹泻丧失的不仅是水,还包括电解质。电解质就是体内的盐分,电解质紊乱会造成乏力、心悸、心律失常,严重者还会导致生命危险。此时可口服补液盐,还可直接采取喝水时加食盐的方法补充钠离子,加盐量以略有咸味为宜,补钾可以喝些鲜榨果汁。
3.病情危重判断。一般来说,上吐下泻不能饮食的需要及时就诊。部分腹泻患者,疾病发展快甚至凶险也需要紧急救治。如坐起、站起时头晕,或自测血压明显下降,皮肤发花,出现红(或暗紫红)白相间的花纹,并且手脚温度明显偏凉,指压皮肤后,肤色复原时间超过2秒,意识不清,都属于病情危重的表现,需紧急就诊。
4.不建议对某些症状按经验用药。腹泻病人出现心慌、心悸症状较多,很多老人会误认为是冠心病发作,于是按经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确实腹泻伴有冠心病基础的患者可能出现心肌缺血,但这种缺血更大程度是由于脱水导致的血容量不足所致。有时患者的血压经过代偿,勉强处于正常范围,此时对于硝酸甘油之类的血管扩张剂极为敏感,使用后可能导致严重低血压、心脏供血不足、头晕。所以切记不要滥用药物,严重腹泻及时就医。▲
冬天对这些人来说是个坎!有几点必须要注意 很多人都听过,老人过冬是个坎,很多老人在冬天去世,特别是高龄老人。老人要是能扛过冬天,熬到春天,又能平安过一年。不管是研究数据,还是专家分析,事实也的确如此。 【详细】
温润益肾过“小雪” 3款食疗方推荐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进入该节气,中国广大地区西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下降。南方地区北部也开始进入冬季。小雪节气提示我们到了御寒保暖的季节,广州市中医医院杂病门诊主治中医师高三德提醒,我们要重视调养自己的情绪,宜吃温润益肾的食物,亦可配合药膳进行调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