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强:十大重点工作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2016年01月15日16:26  来源: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

(摄影:《中国卫生画报》 丛岭滋)

人民网北京1月15日电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昨日召开的2016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指出,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启动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也是中央领导同志对中医药工作重要指示的贯彻落实之年。今年中医药发展的的主要任务,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深入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

加强理论武装是做好工作的先导,我们必须把学习贯彻落实好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一要深化学习把握精神实质,把学习重要指示精神同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深化学习内容,深刻领会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论断,用重要指示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指导行动。二要深刻领会整体贯彻落实,把学习重要指示精神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刘延东副总理对卫生计生、中医药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系统完整把握思想精髓,全面准确落实、落小、落细。三要联系实际抓好贯彻落实,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中央领导同志提出的目标要求融入到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和“十三五”规划中,把中央领导同志提出的任务要求进行分解,制定工作方案,保证落实落地。四要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更好氛围,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深入解读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宣传各地的先进典型、经验效果。

二、切实抓好规划制定与实施

规划引领未来、助推发展。一要抓好《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制定与实施,一方面要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协调,推动早日出台;另一方面要抓紧制定规划纲要的实施方案,与相关部门构建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系统推进的新机制。二要编制好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坚持改革与发展相统筹、战略与战术相结合、近期与远期相衔接,体现顶层设计的系统性、前瞻性、战略性和操作性;坚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补齐短板,整体推进;坚持科学研判发展形势,准确把握阶段特征,合理设定目标任务,系统谋划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重大政策。同时要统筹编制中医药人才、科技、文化、传承与创新工程、信息化和“一带一路”等专项规划。三要积极参与健康中国建设2030纲要、深化医改等国家重大专项规划编制,体现中医药特点、发挥中医药作用。各地要认真组织编制好本地区的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同时要积极参与卫生计生等规划的研究编制,体现中医药发展要求。另外,要抓好两个国务院专项规划实施,坚持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分解目标落实任务,加强督促指导,切实把规划任务落细落实,见到实效。

三、积极推进中医药立法

中医药法已进入全国人大审议程序,一切工作都要围绕顺利出台这个目标展开。一要深化重点问题研究,重点加强对中医医师管理制度、中医药继承创新、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中药发展等问题的研究,明确思路,提出建议。着手相关配套制度的研究起草,拿出任务清单,明确责任分工,推动形成与法律实施相衔接、相配套的制度体系。二要积极配合全国人大和各地人大做好法律草案征求意见等工作,要注重与有关部门沟通,最大程度地凝聚共识。需要强调的是,任何一部法律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也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要妥善处理立法进程与修改完善的关系、现实性与前瞻性的关系、稳定性与变动性的关系,在推动进程中做到同心同向同行。三要抓好《完善中医药政策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的落实,推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落实好《关于加强中医药监督管理的意见》,完善中医药监督机制。

四、持续推动深化医改等各项改革

各项改革任务要向中医药振兴发展这个目标聚焦、向完善中医药发展政策和机制聚焦、向服务健康中国建设聚焦,扭住关键,精准发力。一要做好深化医改中医药工作,按照国务院和国家卫生计生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同步推进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改革,落实政府投入责任,优化医院收入结构,理顺中医药服务价格,落实医保对中医药服务的鼓励政策,统筹推进管理体制、人事薪酬等改革。二要推进中医药教育综合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协调有关部门出台促进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文件,强化人文素质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理顺科研项目管理机制,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机制,改革中医药科技评审评估和成果评价制度,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技创新体系。三要推动协同创新发展,要围绕重大疑难疾病,充分发挥中医、西医各自优势,目标同向,协作攻关,促进中西医临床协作机制建设和服务模式创新。四要深化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引导试验区聚焦主题,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五、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

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中医药服务,是中医药改革发展的立足点。一要加快中医医疗服务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三级中医医院急危重症、疑难复杂疾病的中医诊疗服务能力和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门诊诊疗服务能力。启动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进一步提升县级中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创新中医医院服务模式,鼓励发挥特色,探索形成中医综合治疗模式,提升中医诊疗水平和临床疗效。推进社会办中医,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办医格局。二要推动养生保健和特色康复服务发展,按照《关于促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推进“治未病”能力建设,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开展中医特色健康管理合作试点,为居民提供融中医健康监测、咨询评估、养生调理、跟踪管理于一体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促进中医特色康复服务机构发展,鼓励二级以上中医医院与康复疗养机构的转诊与合作,构建分层级、分阶段的中医特色康复服务体系。三要积极发展健康养老、健康旅游等新业态,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机构,开展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试点,探索模式与机制。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和项目,加快标准建设,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化、特色化、专业化发展。四要壮大相关支撑产业,推动中医诊疗设备、中医健身产品、中药、保健食品的研发,加快中医药健康服务技术产品开发和服务项目设计,丰富中医药健康服务产品。培育中医药文化科普创意产品和文化精品,推广科学规范的养生保健知识,传播好中医声音。五要加强中医药健康服务监督管理,研究制定监管措施,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建立不良执业记录制度,引入认证制度,引导行业自律。

下一页
(责编:权娟、许心怡)

推荐阅读

卫计委副主任王国强:中医可能毁在中药上 “有人说中医可能毁在中药上,这不是危言耸听。我着急的是,再好的大夫,即便是国医大师,你开的方子再好,但抓的药不行,百姓吃了没效果,那就会毁掉中医。”昨天,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昆明举行的“全国中药材资源与生态种植研讨会”上说。【详细】

人民健康大讲堂|营养“识”堂|保健养生

晨起第一次便便竟预示癌症 健康的便便应该是条状的黄棕色的软便,有臭味,但不至于臭不可闻。如果大便很黏腻,有排不尽的感觉,异味大,说明体内湿热重。 【详细】

人民健康大讲堂|营养“识”堂|保健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