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科普要闻
人民网>>健康·生活>>正文

中国人最缺的十样东西:缺乏感恩位列第一

2015年11月27日08:41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中国人最缺的十样东西:缺乏感恩位列第一

  11月26日,是西方传统的节日——感恩节。这天,忙碌了一年的人们举家团聚,分享感恩的快乐。

  说起感恩,你最先想到的是谁?父母?爱人?挚友?还是生命中的贵人?

  学会感恩,不仅丰盈了自己的精神世界,更能让自己感受到共生共存的温暖。《生命时报》特邀亚洲积极心理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汪冰为你解读感恩的奥妙。

  现代人不懂感恩吗

  “不孝父母乃畜类,不爱国家是贼徒”。然而,在社会中,我们看到的是:

  各地“扶跌倒老人”事件让爱心蒙受不白之冤;

  在校园里,我们看到的是学生弑师的惨剧;

  在职场上,我们看到的是90后闪辞的背弃……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很多人都认为成功得益于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很少想到他人曾对自己的帮助,造成“人人为我,我为自己”的困境。

  现在我们说的“感恩”是个舶来词,但中国古典文化对于感恩之情的歌颂与佳话早已有之:

  “寸草春晖”吐露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无限感念,

  “伯牙断琴”为报知音难觅的朋友之义,

  “一饭千金”中韩信赠千金报答老妇人当年的一饭之恩,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道尽诸葛亮对刘备当年“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情……

  感恩精神深植于国人的文化基因中,可何以现代人如此避而不谈呢?

  在人类社会初始,当人们吃不完的食物无处存放时,会选择与他人分享,这样等到自己没有食物时,别人就会把肉分给你。

  但在现代社会“弱肉强食”的规则下,人人自危,这种“人情储蓄”被打破,竞争让一部分人不择手段,感恩更是被抛之脑后。

  不仅如此,现在精英文化和个人奋斗被提升到无与伦比的高度,造成了很多人认为“我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我优秀、我能干,我没什么人可感谢的。”这一点,在独生子女一代身上表现更为明显。

  汪冰指出,一些子女不懂感恩,实质上是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没有培养他们感恩的习惯。当一个孩子从小就知道别人的爱和帮助是不需要任何回馈就能得到的时候,“不知感恩”也就变得理所当然。

  强调回报就变味了

  近年来,“感恩”一再被提起:

  2010年,重庆一校长当着1200名师生面前给母亲洗脚;

  2011年,江西一小学500多名学生同时给母亲洗脚;

  同年母亲节,台湾东屏3500人一同为妈妈洗脚,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感恩父母似乎就只能“洗脚”,变成了一种道德作秀。汪冰说,这种流于形式的感恩和过于说教式的作秀充满着教化意味,这让感恩成为一种形式上的强迫。

  实质上,感恩是一种发自内心、自然流淌的情感。汪冰说,感恩不能强迫和绑架,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比如从小就在父母打骂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你让他去感恩父母,就是一种道德绑架。

  因此,由于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不同,感恩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不能勉强。

  不仅如此,感恩更不能是施恩者单方面的强迫。汪冰认为,如果施恩者一味强调对方报恩的话,就是一种交易和控制,让受恩者的尊严蒙羞,甚至让受恩者“报恩”压力过大而干脆逃避。

  当受恩者接受别人太多的恩情而还不起的时候,施恩者无疑站在了道德优越感的一方,受恩者就会在人际交往中存在劣势,在对方面前永远抬不起头。

  因此,施恩者在帮助他人的时候,不能存在功利心,要把“助人”本身当作最好的回报。 对于受恩者,感恩的方式有多种途径,没必要非得洗脚以谢父母恩,更没必要强迫受资助的大学生一定回到农村支教。

  对于受恩者而言,感恩有两个标准:第一,你能给什么?第二,施恩者看重的是什么?不要一味地要求回报,这会让“感恩”变得太过于局限,成为“两个人的事情”。

  感恩的方式有很多,当这个社会对于感恩有多元化的理解的时候,可能就不会有那么多流于形式的感恩秀了。

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权娟、聂丛笑)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