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睡眠少的宝宝
有充足的睡眠是宝宝发育的先决条件。很多宝宝都是天性贪玩的,但是爸爸妈妈都不会注意到这点,让宝宝玩累了、困了才睡。而且宝宝总喜欢模仿学习父母,如果父母爱熬夜,宝宝也会跟着学习,这样就没有培养宝宝早睡早起的习惯,如果宝宝每次都是玩得很累了才睡觉,第二天还要按时去幼儿园,久而久之,宝宝疲乏过度,就容易生病。
七、胆小的宝宝
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现在的宝宝到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与人交往的机会很少。一些父母,不注意提前训练和心理准备,待宝宝适龄进幼儿园的时候,猛然让宝宝上幼儿园了,宝宝自然就有明显的恐惧和不适应,因为心理作用,宝宝有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甚至咳嗽、睡眠不实等现象,这些情况即便去医院检查也不会发现什么生病情况。
八、有病不能及时治疗的宝宝
当宝宝生病的时候,有的父母会当心药物有副作用,不管宝宝病得轻重,不敢给宝宝吃药,没有及时的治疗。这样的家长,喜欢擅自停药或让宝宝像大人那样“扛”,其实这是不正确的。
宝宝病情变化很快,有病还是要规范地服药,及时遏制住疾病的恶化。如果体内致病微生物不被消灭干净,就有可能死灰复燃,疾病带来的危害远比药物带来的副作用要大得多。当宝宝生病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就医。
九、有病经常输液的宝宝
有些父母,见宝宝生病就紧张,不管宝宝的病轻重,如果医生不建议宝宝打针,他们还是会强烈要求输液。认为这样宝宝的病会好得快一些。例如,当宝宝发烧就给宝宝打吊针,这是非常错误的。发烧只是一种症状,并且一定程度的发烧是人体抵抗感染的一种反应。如果定宝宝只是普通感冒,血常规没有明显异常,不要见发烧就打针。否则,导致宝宝免疫功能紊乱,造成宝宝反复感染。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