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人民网>>健康·生活>>正文

“把人救活,感觉太美妙了”(发现身边·走近白大褂③)

人民网记者 刘婧婷 本报记者 胡雅婷

2015年07月24日08:0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把人救活,感觉太美妙了”(发现身边·走近白大褂③)

  每年抢救危重患者上万人次

  早上9点40分,中日医院急诊科。张国强主任看了一眼等待采访的记者,径直走向病房,边走边嘟囔:“不是说好10点才采访的嘛?”

  把记者撂在一边,是因为他记挂着前一晚抢救成功的危重患者。

  急诊抢救室里,短短十几米的走廊,加了10张输液病床,抢救室门口也加了5张床,而抢救室里面,还有10多张床。

  “我们急诊抢救室的床位是10张,每天要抢救40多人次。”10点多,张国强终于有时间接受采访了,“待会儿进抢救室,你们可千万别拍患者的脸。”

  上午阳光正好,抢救室除了机器的嘀嘀声,一切都很平静。可没人知道,昨夜这里经历过怎样的一番惊心动魄。

  “今天早上刚抢救成功了一个25岁的姑娘,昨天下午2点多送来的时候她已经意识不清了,判断为胰腺炎,伴有代谢紊乱并发症,心率都160了。”急诊科副主任顾承东说,“我们抢救了十几个小时,补钠、补液、做血液透析……今天早上,患者终于恢复了意识,循环情况稳定。”

  类似事件每天都有,中日医院每年收治急诊病人18万余人次,抢救危重患者1万余人次。

  在抢救室巡查一圈后,张国强来到了重症监护室,让他不放心的是1床的病人,一位肺栓塞患者。这是极为凶险的危重症,当时张国强和医生们接力似地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胸外按压才把患者从死神手里抢回来。

  “通常心肺复苏只需做半小时,但我们觉得他有希望,所以大家不想放弃。”轻轻靠近病人,张国强拿起听诊器仔细听诊,一边听一边看着监护仪上的数据。

  面对医患纠纷,要换位思考

  张国强话不多,也不爱笑,按同事的说法,这样才能镇得住急诊科紧张繁忙的场面。

  “当然遇到过医患纠纷。”张国强说,2007年,他刚当上急诊科主任的第一个晚上,一位老人抢救无效去世。当时老人的家属很激动,将老人的遗体搁置在抢救室不肯挪出来,甚至对医护人员动了手。

  “我找到家属,和他们说,如果抢救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医院肯定有人承担责任。至于到底是什么问题,我们可以找第三方来评判。”看到家属情绪有所缓和,张国强又说,“现在这么晚,怎么也得明天白天来做鉴定。你可以要求把所有医疗资料都封存,这都没有问题。但是首先我们要尊重去世的老人,同时也要把抢救室让出来,不能耽误救治其他病人。”

  家属最终同意先将老人遗体送往太平间。“还是要换位思考,若是我们自己的亲人病情恶化去世了,恐怕也会有些激动。”张国强说。

  医患关系永远有说不完的话,聊开了之后,张国强谈了自己的经验:“要先稳定患者家属情绪,再找明白人说道理,就好办了。”

  在急诊待了30年,像张国强、顾承东这样的“老江湖”已经能很好地管控自己的情绪。然而在一些年轻的医护人员那里,有时难免会觉得委屈。

  长着娃娃脸、穿着一身白色旗袍的护士杜涛今天不当班。说起自己前几天的一段经历,小姑娘还是有些难过。

  “那天特别忙,我从早到晚上了一天班,最后快要下班的时候,来了一位老先生要输液。但当时病人特别多,有点忙不过来,我说‘您稍等,我处理完这位病人马上过来’。家属却等得不耐烦了,劈头盖脸就冲我嚷嚷。我上了3年班,从来没在病人面前哭过,但当时又累又忙的实在是憋不住了。”说话间,杜涛垂着头,一直捏着自己怀里的书包,“最后家属还是甩了一句‘你就是态度不好’。”

  在副护士长张华看来,杜涛的委屈也是有客观原因的。“急救车送来病人,即使在空间、仪器和医护人员临时不足的情况下,我们也必须接收。如果抢救室满员,甚至会就地抢救。”张华也很无奈,急诊的入口没有收住,出口也不畅。很多病人没有生命危险了,按理说应该去专科治疗,但是没有床位,病人也不愿意离开医院,原本非常有限的空间就愈发局促。

  “医护人员在忙碌紧张的状态下,有时解释的语言说得少,这样会造成病人和家属的不理解。所以现在就算再忙,我也学会了多说两句。”杜涛说。

 
分享到:
(责编:许晓华、刘婧婷)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