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人民网>>健康·生活>>正文

夏季易上火 中医手把手教你选“清火药”【2】

2015年07月13日15:59  来源:环球网—生命时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夏季易上火 中医手把手教你选“清火药”

  地黄

  清肾虚火最拿手

  地黄是一味滋肾阴、清虚火的良药。肾阴虚的人常常有腰酸、五心(手脚心和内心)烦热、盗汗、头晕耳鸣等症状,如果用苦寒药会适得其反,必须用甘寒药滋阴。

  地黄富含汁液,且煎出的药液质地浓厚色黑,能沉入下焦填补肾精。不过,有人服地黄后会腹泻,经常便秘者可用生地黄30克煎煮十几分钟后服;必要时用熟地黄10~15克,煎煮30分钟再服用,可避免腹泻。

  成药

  先看症状再选

  有时一味药清火效果不佳,需要多种药联合起来组成团队(如制成中成药)攻克。和武林高手分门派一样,根据清火类别的不同,这些中成药也可分成几类。

  胃火

  胃火的产生和饮食有关,如吃太多肥甘厚味,导致脾胃运化功能下降,表现为胃胀痛等,可用清胃散、牛黄清胃丸等。

  肺火

  虚火表现为干咳少痰或痰少而黏、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可用百合固金丸。实火常表现为痰多色黄、黏稠、喉燥咽痛、面红口干、心烦口渴、胸满气喘,可服用牛黄清肺散、鲜竹沥等。

  肝火

  多与工作压力,生活环境,以及身体的激素变化有关。一般表现为头晕、面红目赤、口苦咽干、急躁易怒、舌边尖红等,有时还会感到心烦易怒、睡眠欠佳。此时可遵医嘱口服杞菊地黄丸,注意饮食少酸多甜,养肝、健脾、和胃。

  心火

  最容易出现的症状是失眠,还可表现为心悸、舌尖痛等。由于引起心火的原因比较复杂,建议咨询医生后选药,饮食上应多吃酸枣、百合等。

  需要注意的是,脏腑上火还常分实火和虚火,很多病症都可能出现类似症状,多数人难以分清,建议使用以上药物前请中医辨证。

上一页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许晓华、刘婧婷)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