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人民网>>健康·生活>>正文

大排档里5种食物最危险,5招教你安全食用【3】

2015年06月25日15:51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大排档里5种食物最危险,5招教你安全食用

  水产类

  三号危险分子:麻辣小龙虾、炒田螺、烤海鲜。

  一到夏天,大小医院几乎每天都有因吃小龙虾而导致的腹泻患者。夏季的湿热环境,为肠道致病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小龙虾通常携带肺吸虫,用烤、炒或腌、醉等加工方法都不能将小龙虾体内的肺吸虫囊蚴全部杀死。

  如果人生吃或吃了未熟透的小龙虾,肺吸虫的幼虫随之进入人体内,到处“游走”,可侵犯人的肺,及肝、脑和腹腔等脏器,引起炎症,严重时可造成器官化脓等损伤。

  田螺也是寄生虫的寄居大户,调查研究发现,17%—30%的田螺体内可找到血管圆线虫的蚴虫。

  碳烤生耗、烤扇贝是目前最流行的海鲜吃法,但这种吃法最不安全的地方就是“外熟里生”。海鲜中带有副溶血性弧菌等致病菌,且耐热性较强,80℃以上才能杀灭,其中还可能存在寄生虫卵,但烤制的方法不能保证这些病菌被完全杀死。

  如果商家用不新鲜的海鲜或死海鲜来“以假乱真”,就更危险了,尤其是贝类,其本身带菌量较高,蛋白质分解又快,一旦死去,病菌会大量繁殖产生毒素,不新鲜的还会产生其他物质,引起腹泻、恶心等,甚至食物中毒。

  见招拆招:

  海鲜蒸煮最安全。如果非要吃烤海鲜,尽量要求烤得时间稍长一些。大排档或小饭馆的田螺和麻小进货来源不明,卫生条件又差,最好少吃。如果吃,应该弃去最易受污染的虾头。

  “醉虾”、“酱油腌海鲜”等不加热烹调的海鲜更要慎重食用。另外,吃海鲜时,最好搭配蒜和芥末,以起到杀菌的作用。

  饮料类

  四号危险分子:散装的扎啤。

  扎啤保质期一般较短,且需要在3℃—8℃时保存,而市场上出售的散装扎啤,实际上是普通的鲜啤酒,即未经过巴氏杀菌的鲜啤酒。这种啤酒通常是储存在塑料保鲜桶和不锈钢桶内,利用桶自身的保温功能来达到保鲜目的。如果大排档的卫生环境不达标,就很容易出问题。

  见招拆招:

  啤酒最好选瓶装的,不要太凉;吃肉串最好别喝啤酒,容易诱发消化道肿瘤;海鲜配啤酒会使尿酸水平升高,诱发痛风。

  夏天比较适合温和、解腻、养胃、解暑的饮料,大麦茶、酸梅汤就是不错之选。

上一页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许晓华、刘婧婷)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