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人民网>>健康·生活>>正文

辟谣!乙肝的八大“坊间传言” 专家:千万别信

2015年05月07日10:05  来源:北京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乙肝的八大“坊间传言” 别信!

  4月30日,一条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大一学生吴昕怡因查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而被歧视、孤立后烧炭自杀的新闻,让所有人都对这个年轻生命的逝去感到遗憾,这个事件让乙肝歧视的社会问题再次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邢卉春教授说,社会上对乙肝的歧视源于恐惧,而恐惧源于无知。只有在意识上消除了误解,才能在现实中避免遗憾。针对这些年社会上流行的一些乙肝“坊间传言”,邢卉春教授一一进行了辨析。

  传言1:乙肝病毒会通过日常接触传播 NO

  据媒体报道,死者的室友知道了她的感染情况以后,不敢碰她的衣架,她的手机放在别人桌上,大家会把自己的东西急急忙忙地收走。一起用餐、握手等日常接触会传染乙肝,这是社会上传的最多的一个说法。

  实际上肝炎有病毒性及非病毒性之分。目前已确认的病毒性肝炎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及戊型肝炎五种。甲型及戊型肝炎是通过消化道传播,而乙型、丙型及丁型肝炎则是通过母婴垂直、血液、体液、注射及性接触等传播。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共同用餐、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播。这也是国家出台关于入职入学体检时不再查乙肝相关指标的依据。而非病毒性肝炎如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没有传染性。

  传言2:我只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没必要看医生 NO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见到首次就诊即为肝硬化或者肝癌的患者,通过追问病史发现这些人知道自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平时因“没有什么异常感觉”就不定期体检,经常是感觉到不适(腹胀、腹痛等明显的症状)才来就医,这时常常发现已是疾病晚期,十分遗憾。

  由于慢性乙型、丙型肝炎经常是静悄悄地引起肝细胞损害、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肝癌,因此一旦发现有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就要定期(3—6个月)到医院检查肝功、病毒学及与肿瘤相关的各项指标,以便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治疗

  传言3:乙肝是不治之症 NO

  许多乙肝患者一旦知道自己患上了乙肝,就开始忧心忡忡,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其实,乙肝并不可怕,只要相信科学,坚持正规的长期治疗,保持积极、客观的心态,绝大多数患者病情可以获得很好的控制,而能够正常学习、工作,正常生活(包括结婚、生育)。但是广大患者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乙肝与许多慢性疾病一样,也是一种慢性、长期性、进展性的疾病,对于大多数慢性疾病来说,目前的医疗水平追求的目标不是治愈,而是追求最大程度地控制病情,最大程度地减少慢性疾病给患者生命和生活带来的影响。

  传言4:“一针乙肝转阴根除病毒” NO

  一些不法医疗机构正是看准了乙肝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急于求治的心态,大打“包转阴”、“包治愈”的广告,相信了这些传言,其结果必然是上当受骗,不仅花了冤枉钱,更重要的是耽误了治疗时机,严重的还会危及到生命。

  广告中所谓的“转阴”实际是指“DNA转阴”。其实,在正规医院应用的抗病毒药获得HBV DNA检测不到(所谓的转阴)概率还是比较高的。但由于国际上现有药物尚不能作用于病毒复制的“根”,因此,多数患者需要长期的抗病毒治疗,不可能通过一针或三针就能去“根”。一些在治疗中获得了“表面抗原”转阴的患者,通常是经过较长时间的治疗(数年)的。因此要准确对待 “转阴”,最好到正规医院进行科学的检查和治疗。

  传言5:“小三阳”好“大三阳”不好 NO

  所谓“大三阳”是乙肝五项中HBsAg、HBeAg及抗HBc三项阳性;“小三阳”指乙肝五项中HBsAg、抗HBe及抗HBc三项阳性(区别在于HBeAg与抗HBe何者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情轻重要看肝功能等指标的好坏;传染性大小要看血中病毒载量。抗病毒治疗中在HBVDNA检测不到后,如果伴随大三阳变成小三阳,提示病毒在被清除中,但如果HBVDNA仍然阳性,即使已变成小三阳也还是有病毒活动。因此,要依不同的时间辩证地看待“大三阳”和“小三阳”,没有好坏之说。

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许晓华、刘婧婷)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