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人民网>>健康·生活>>正文

我国肿瘤发病率并不高 新增病例增长与人口老龄化相关

本报记者 王君平

2015年04月13日07:2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我国肿瘤发病率并不高新增病例增长与人口老龄化相关

  4月11日一大早,位于北京市潘家园的中国科学院肿瘤医院门诊楼前就排起了长队,挤满了需要咨询看病的群众。百名肿瘤专家现场共接受了3000多人的咨询。

  以“科学认识癌症 倡导健康生活”为主题的2015年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拉开序幕。记者获悉,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2011年监测数据的统计,我国当年新增癌症病例337万,相当于每分钟就有6.4人患癌。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陈万青教授同时分析,在世界范围内,我国肿瘤总体发病率比较低,并且上升不明显。

  六成以上患者中晚期才入院

  据统计,全国2011年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3372175例,死亡病例2113048例。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50.28/10万。其中男性为277.77/10万,女性为221.37/10万。累积发病率(0—74岁)为21.20%。全国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56.83/10万,其中男性为194.88/10万,女性为116.81/10万。累积死亡率(0—74岁)为12.69%。

  陈万青说,2011年全国新增癌症病例比2010年增加28万,每分钟患癌人数由6人增加到6.4人,考虑人口增长和老龄化因素,总体发病率实际上变化不是太大。肿瘤的一个危险因素是年龄。年龄越大,肿瘤发病率越高。统计表明,恶性肿瘤发病率在0—39岁年龄段处于较低水平,40岁以后开始快速升高,80岁年龄组时达到高峰。

  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表示,癌症病人中有60%至80%刚到医院时就已经进入中晚期。一些患者对癌症的知识不了解,没有及时发现;一些患者有症状或者早期表现,但是没有在意。实际上,目前我国肿瘤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还是比较低的,但是治愈率比较差,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发现晚。但我国的肿瘤治疗水平并不比世界先进水平差,外科手术、治疗技术反而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防癌筛查最好先评估

  “癌症有1/3可预防,1/3可治愈,1/3可缓解,民众不必谈癌色变,但也要注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赫捷说,大多数恶性肿瘤都有10至15年的潜伏时间来纠正,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肿瘤的早防早治容易走入歧途,陷入过度检查和治疗的误区。陈万青以韩国为例,从上世纪90年代,颈部彩超开始普及,甲状腺肿瘤在韩国女性中从罕见病上升为发病率第一位的肿瘤疾病。在美国,由于前列腺抗原技术的普及,前列腺癌成为男性发病率第一位的肿瘤。有统计表明,癌前可能会逆转,不去干扰也不会发展,但如果查出来不去治疗,就会有伦理上的问题。

  筛查肿瘤的一个危险因素是年龄。全国恶性肿瘤年龄别死亡率在45岁以前处于较低水平,45岁以上年龄组开始快速升高,全国来看,85岁以上年龄组达到最高,而农村地区80岁以上年龄组死亡率最高。男性年龄别死亡率在45岁以上年龄组开始有较大幅度升高,女性由50岁以上年龄组开始有较大幅度升高,城乡趋势基本相似。因此年纪大的人做防癌筛查的必要性相对更高。

  陈万青认为,如果没有致癌危险因素的话,就没有必要进行防癌检查。在临床肿瘤治疗上,提倡精准治疗,个体化治疗。肿瘤筛查不是从头到脚都查一遍,而是先进行问卷调查,询问是否吸、吃盐等多方面内容,找出危险因素并有针对性地筛查。要不要做防癌筛查,最好先做个卫生经济学的评估。

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许晓华、刘婧婷)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