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食文化应大力弘扬
“在本次中国美食申遗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八大菜系意境深远的菜名,翻译后令人哭笑不得,引发诸多误会。”金龙鱼大品牌副总监陶西举例说明,比如名菜“童子鸡”,有时被直译为“没有性生活的鸡”,外国人大为不解,甚至认为这样做是非常残忍的不人道的行为。金龙鱼品牌传播高级经理王宏伟认为,拥有中国美食“故事”素材固然关键,重要的是要用外国人的逻辑思维讲好中国故事,否则,他们听不懂甚至产生误解,必然会对中国美食申遗带来消极影响,不利于中国美食作为中国的文化“符号”深入世界各地。
对于本次中国美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金龙鱼可谓不遗余力,不仅参与大量基础性工作,而且在此前已开始“布局”。金龙鱼投入巨资与扬州大学联合设立金龙鱼烹饪研究院。该院院长周晓燕认为,目前,我国烹饪高端人才尤其缺乏,美食味道与营养并举的研究更是一道难题,金龙鱼此举不仅对缓解人才瓶颈和美食研究的困局,更对传承、保护和弘扬中国美食文化这张“国家名片”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
记者发现,本次菜品均采用了金龙鱼的油米面等食材,是否与其赞助该活动有关?作为中国最年轻的烹饪大师刘强快人快语:“每个厨师都不会拿自己的作品开玩笑,对食材的要求尤其在意,因为这事关菜品的质量,如果不是最好的,我肯定不会选用,也不会顾及它是哪个牌子的。”
看着嘉宾们大快朵颐,吃得津津有味,高炳义异常开心。“您对本次中国美食申遗的胜算有多大把握?”面对记者的提问,高炳义直言:“我个人认为,十拿九稳。”
图为中国大厨细如发丝的抻面艺术表演
图为中国大厨的美食雕刻展示
图为中国大厨在联合国“后厨房”制作美食
相关报道: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