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人民网>>健康·生活>>正文

28岁小伙喊睡不着长达6年 医生:大脑欺骗了他【2】

2015年03月18日15:28  来源:上游新闻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28岁小伙喊睡不着长达6年 医生:你被大脑欺骗啦

  曾接受7次电疗 和妻子分床睡

  “有人说运动可以帮助睡眠,有人说吃东西、喝牛奶能帮助睡眠,到我这里全都没用。”陈成说,长期失眠让自己痛苦不堪,于是他开始尝试用运动等各种方法帮助自己睡觉,谁知道越运动自己越兴奋。无奈之下,陈成开始四处求医,第一次在浙江某医院就医后,医生停掉了他服用的安眠药,给他开了多种抗焦虑药物,但陈成认为收效甚微。

  3年前,陈成因为工作的原因来到重庆。2013年1月,因为失眠严重,他在市内一家医院进行了住院治疗,并第一次接受了电休克治疗。

  “很痛苦。”陈成说,他一共接受了7次电休克治疗,住院期间情况有所好转,但出院之后,失眠的感觉更加严重了。

  为了睡个好觉,他奇招百出。陈成说,和别的夫妻不同,自己平常都不愿意和妻子睡同一张床,即使睡同一张床,也坚持不盖同一床被子。

  其实他睡着了 大脑欺骗了他

  今年3月,陈成前往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睡眠心理中心进行治疗,再一次接受了整夜睡眠监测(PSG)。主治医师黄庆玲介绍说,从12小时睡眠监测报告来看,清醒期43分钟,REM期(动眼睡眠期)92分钟,占总时间的19.1%,N1期(浅睡眠)71分钟,N2期(睡眠程度加深)269分钟,N3期(深睡眠)50分钟。黄庆玲介绍说,通过这样的睡眠数据来看,患者的客观睡眠情况属于比较正常,但患者对睡眠的主观判断十分低,属于比较典型的矛盾性失眠。

  医生随后让陈成停用了所有抗焦虑药物,服用具有镇静作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陈成服药后,情况有所改观。

  黄庆玲医师介绍,通俗地说,矛盾性睡眠就是自己认为没睡着,但实际上客观睡眠是相对不错的,这属于大脑的感知系统对人的一种“欺骗”。

  黄庆玲医师介绍说,青年女性和对睡眠过分担心的患者容易出现这样的状况,有可能影响身心健康。

上一页
 
分享到:
(责编:蔡熊更、刘婧婷)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