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中医名家
人民网>>健康·生活>>正文

吴志成:从娃娃兵到蚂蚁药物专家

2015年02月06日08:53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手机看新闻

人物档案:

吴志成,1935年生于辽宁省昌图县,7岁读私塾,并随父学中医。1947年13岁参加东北民主联军。1948年秋作为战地卫生员参加辽沈战役。在缺医少药的战争年代,向民间学习采集野生蚂蚁为战友治病疗伤。1960年拜黑龙江省名中医张琪为师,在老师指导下将蚂蚁这一民间疗法按中医治病必求其本基本法则专攻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等顽痹,临床常用张老“痹十方”。1988年在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卫生处成立的蚂蚁研究治疗中心担任技术顾问。

吴志成以60余年蚂蚁用药心得,结合蚂蚁药物研制基础研究,在《自然》、《中医杂志》等学术杂志发表论文8篇,在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中国蚂蚁疗法》等10部蚁疗专著,由其主治类风湿验方蚂蚁类风湿灵验方研制成功玄七痛痹胶囊新药,填补了蚁疗专著和蚂蚁药品的空白。

娃娃兵遇到小蚂蚁

吴志成1936年出生于辽宁省昌图县老城。父亲是一位小学语文老师,颇通医道。在父亲熏陶下,他从小就萌发了“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理想。

1947年5月,13岁的吴志成加入东北民主联军二纵当卫生员。1948年秋季辽沈战役后,大批伤病员缺医少药,伤口溃烂化脓,“娃娃兵”吴志成为此心急火燎。他是个“有心计”的孩子,忽然想到父亲当年寻访祖传秘方的情景,于是,他依样模仿,在一个小山村里找到一位60多岁老郎中。老郎中告诉他一个祖传验方:可用蚂蚁熬水洗伤口,炒熟的蚂蚁研粉也可治疗外伤,口服还可以补身子。

于是,吴志成发动和他年龄相仿的放牛放马的小伙伴们帮他捉蚂蚁,“如法炮制”蚁药为伤员清洗疮口,炒熟蚂蚁给伤员口服。一批又一批伤员治好伤重上战场。从此,他也如痴如狂地爱上了小小蚂蚁。

蚁药挑战类风湿关节炎

1950年,吴志成随军到了广西剿匪。当时,部队经常在人迹罕至的山区与小股土匪作战,当地崇山峻岭,多茂林修竹、奇树怪石。有一次,他偶然抬头看到树上吊着一个黑铃铛,好奇爬上去一看,“原来是一个蚂蚁巢”。蚁巢一个个挂如悬铃,可谓天下奇观。

对蚂蚁抱持极大兴趣的吴志成发现,当地有的郎中用蚂蚁咬住患处治癣,也会用蚂蚁熬水洗涤治疗形成瘘管的淋巴结核、肺结核、疮疡。当地人治疗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等关节病,用蚂蚁炒熟研面冲服或加上在山上采的几味中药泡酒喝,非常灵验。尤其让他惊奇的是,有几位常年吃蚂蚁的“大力士”,均年逾七旬,从山下往山上担粮食蔬菜,从山上往山下担毛竹木柴,最重能到60公斤,一口气走三四里路,气不长出,面不改色。吴志成买了几包香烟送给他们,与他们聊天请教秘方。这些“大力士”告诉他,“用蚂蚁炒苦瓜、瓜苗,还可以将蚂蚁面掺肉沫蒸丸子,冬天就喝点蚂蚁加草药泡的酒,都可以强身健体”。

广西有十万大山,山山有洞。战士们白天行军打仗,晚上就睡在潮湿的山洞内。时间一长,不少战士感到腰腿疼痛。吴志成就捉蚂蚁炒熟研面或泡酒给战友治疗。一般一到两天就可以见效。还有一些战士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红肿变形,经军医用阿司匹林等抗风湿药物控制不住,不得不转入当地驻军医院。吴志成就建议军医用蚁粉和蚁酒治疗。因当时药物匮乏,军医便采纳了他的意见。吴志成发动当地百姓采集蚂蚁并收购,由师医院制酒、制药试治,结果发现,不仅蚁疗无毒副作用,疗效还令人称奇。

既能强身,又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蚂蚁再一次给吴志成带来很大启发。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不明无特效药,被称为“不死的癌症”,而且长期服用抗风湿药和激素有副作用。将蚂蚁用于类风湿治疗或可有所突破。于是,他暗暗发誓要用毕生精力研究蚂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但是,为什么蚂蚁能够治疗类风湿,又能强身健体?中外医书是否有记载?对当时的他来说还是一个谜。吴志成坚信一个原则,不管中医、西医还是土医,真正能治好病就是良医。

战争年代无法查找文献,从1950年代开始,吴志成就向民间学习如何识别有毒无毒蚂蚁、如何采集、如何制药,并及时认真做好笔记。1953年抗美援朝后,吴志成进入军医学校学习。他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查到,蚂蚁又称“玄驹”,食用可壮力、强身,熬水可治外伤。但对内服能治疗什么病并无记载。吴志成又查阅了德国、前苏联的有关文献,其中说蚂蚁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蚁醛、蚁酸等,对某些细菌病毒外用有抑制作用,但是仍无内服治病的文字记载。吴志成坚信实践出真知,既然蚂蚁能强身健体,治疗类风湿等病有确切疗效,那就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李轶群、刘婧婷)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