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谦君子 退而不休
李士懋为人正直,是性情中人。他对学校的普通员工、年轻教师都非常尊重,经常和他们下棋、聊天;对生活也从不讲究,穿了多年的衣服,还舍不得扔掉。被评选为国医大师后,鲜花掌声随之多起来,但他却说,以前我是“李老头”,现在我还是“老李头”,继续看病,继续授徒。因为人随和,李士懋在河北乃至全国都是有名的好人缘,到他家串门的有老有少,来了都很随意,没有拘束感。有人因病求治,甚至来家中看病,他也从不厌烦。不管自己是吃着饭,睡着觉,有患者敲门求诊,他每次都是悉心诊治。
李士懋从不排斥民间医生,常说不一定大学教授医术就高,真正高手在民间。他讲课时常举的一个例子就是他曾治疮疡不愈,后来民间医生用羊屎研碎外敷而愈。他常引用章太炎的一句话,“不贵儒医,下问铃串”,要求学生要多向民间中医学习绝技。
退休后,李士懋埋头著述,先后著成十六部学术著作:《脉学心悟》《濒湖脉学解索》是脉学阐微的专著,见解独到,曾被《中国中医药报》连载;《相濡医集》汇编既往之论文、医案,是“李士懋夫妻一生之足迹”的总结;《温病求索》是对温病的见解;《汗法临证发微》《火郁发之》是对治法的探微;《平脉辨证经方时方案解》是对常用方剂的解读;《冠心病辨治求真》《中医临证一得集》《平脉辨证传承实录百例》是验案实录,示人以巧;而李士懋最为看重的是反映他临床思辨的著作《溯本求源、平脉辨证》,此书是李士懋“独重脉诊、胸有全局”思想的体现。其中《冠心病中医辨治求真》获2009年度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学术夫妻 难易相濡
李士懋的爱人田淑霄也是中医学院教授,两人是大学同学,共同走过长达17年艰苦的支边岁月,共同承担家庭各种重担,一起研究喜欢的中医。他们相敬如宾,夫妻情深意笃,所以他们将书房取名为“相濡斋”,他们共同写的书也命名为《相濡医集》,意在相濡以沫,共同研究中医。
李士懋擅长内科,田淑霄妇科有名,2008年两人同时获得河北省“名中医”称号,是中医学院有名的“英雄夫妻”“学术伉俪”,是年轻人学习的榜样。可惜田淑霄2013年因病去世,几十年相伴,一朝离别,李士懋难掩内心的悲伤。他说自己现在忙着看病、带徒,也是使自己充实些,以逃避对老伴的思念之情。在学术风格上两人风格迥异,学校有个年轻教师将两位的临床特点总结为一副对联,上联“探赜索隐,析微阐奥,此事诚难知,得其机难而后易”是说李士懋的;下联“察天应人,随证而治,医学实在易,临其用易中见难”是说田淑霄的,而横批是两人生活的总结——“难易相濡”。
国医大师的中医梦
李士懋:建一座河北中医历史博物馆
我如今已年近八旬,对生活无苛求,随遇而安,对名利早淡然物外了。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河北中医学院能建一座河北名医馆。河北历史上名医辈出,不乏学派鼻祖等重量级的大医,可至今无一个全面反映河北中医历史的博物馆,希望新独立的河北中医学院借省部共建的契机,在河北打造一个全国的中医圣地。
我自编自写了一幅对联,以志心声。上联:夫妻毕生献身中医,深深热爱祖国医学。下联:一世看病教书著述,相濡以沫壮心未歇。横批:扪心无愧。(周蔓仪)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