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人民网>>健康·生活>>正文

上海:青年社工和医务志愿者怎样成为医患润滑剂【3】

王烨捷 周凯

2015年01月04日08:40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上海:青年社工和志愿者怎样成为医患润滑剂

  医患之间关键要“多动动嘴皮子”

  每周三下午1点半到5点,是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病区的舒缓门诊时间。所有重症、疼痛、难治病患儿和家长,都可以来这里享受舒缓服务。与大多数门诊由一个医生负责“看病”不同,舒缓门诊有一个医生、一个护士和一个社工组成3人舒缓疗护团队,为病人“看病”。

  医生的工作,是告诉病人诊疗专业知识;护士的工作,是向病人解释“癌痛”原理,告诉他们平时保持什么样的体位可以减轻疼痛;社工的工作,就是陪孩子、陪家长聊天,疏导情绪。

  医务社工张靓婕告诉记者,实际上,大多数医患矛盾都是可以化解的,关键是要“多动嘴皮子”。而医生的弱势,就恰恰在于不爱动嘴皮子。

  她曾应邀给各个科室的医生讲课,主题是“患者心理”。“有的家长会一直不停地问,有救吗?能活多久?治愈率是多少;有的家长,医生明明告诉他去哪里哪里拿个什么单子,他偏偏不去拿;有的家长陪孩子检查身体,孩子哭闹,他也不管不顾。”张靓婕说,上述这些案例,是最容易导致医生“不高兴”的事项,他们天天被同一个病人问同样的问题,总是有病人不把“规定”放在眼里,还有病人“过度放任”孩子。

  在培训课上,她重点告诉医生们,这些现象背后是有其科学心理背景的。比如家长反复询问治愈率,其实是在寻求心理安慰,医生只要不断回答他就行,不必着急上火;比如病患家属总是忘了各种“条子”,那是因为他们焦虑不已,容易忘事;再比如家长不顾孩子哭闹,其实不是“过度放任”,而是他们心中内疚,想要补偿孩子。

  一段时间下来,令张靓婕成就感“爆棚”的事情发生了。很多医生、护士在休息间隙聊天时,谈及某某病人及家属的不礼貌表现,会说出更多理解的话,而不是埋怨,“人家得了这个病,也不容易,算了算了”。

  2014年12月17日,张靓婕接受记者采访时,像往常一样坐在门诊隔壁的社工工作室里接待病人。尽管主动来找她的人不多,但这个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生还是认真做着案头工作,“要保证每一个有需要的患儿都能享受到服务”。这家医院医务社工的平均月薪只有不到5000元,小张这个月的月薪,还因为补交了4个月社保到了“负数”。

上一页
 
分享到:
(责编:蔡熊更、刘婧婷)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