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人民网>>健康·生活>>正文

脑梗急救治 第一时间打120送院抢时间【2】

2015年12月22日15:01  来源:羊城晚报  手机看新闻

Part2 溶栓要在黄金6小时内进行

溶栓是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首选疗法,而最佳治疗时间是“黄金6小时”内,并且越早越好。陶玉倩提醒说,脑梗患者是否能得到及时救治其实是需要患者本人、家属和医务人员的全力配合,可以说是环环相扣、步步惊心。

STEP1:第一时间拨打120

日前,58岁的陈女士像往常一样在7点钟起床,谁知刚刚下床就眼前发黑,跌倒在床边,清醒过来时发现右侧手脚不能动。陈女士的丈夫第一时间给女儿打电话,当时正逢上班高峰,等女儿赶到家把陈女士送到医院,陈女士的命虽然保住了,但由于贻误了最佳溶栓时机,还是留下了偏瘫后遗症。据了解,像陈女士这种情况在临床上非常常见。有资料显示,脑梗患者发病后3小时静脉溶栓的比例,美国达70%,而中国则不到10%。这与很多患者送院不及时、治疗延迟有关。

如果你发现自己是脑卒中发作,该怎么办?以前有老人觉得自己离医院不远,怕麻烦别人,干脆自己走过去,结果就没能走到医院。所以,建议不管你正在做什么,都要立刻停下来原地休息,并通知周围人或家人,让他们帮忙打120,并陪同去医院,以便给医生提供详细的情况。

该如何去医院?是打车去医院、让家人开车送去医院,还是打120叫救护车?最好打120。陶玉倩提醒说,在等待120到来时,家人可以给患者量下血压,并记录,以供医生参考。不要给患者服用不能确定的药物,如强心药、降压药、阿司匹林,或其他舌下含服的药物。如果药物选择不对(脑梗塞和脑出血的用药完全不同),非但不能缓解病情,还可能加重。另外,病人这时往往吞咽困难,吃药会导致呛咳,对后续治疗带来麻烦。

STEP2:快速检查一小时可完成

许多医院都开设脑卒中患者绿色通道,怀疑脑卒中的患者送院后,可优先做检查,一般45-60分钟内可完成检查,并将结果送到医生手中。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出凝血常规、心电图、急诊头部CT等,以判断患者是脑出血还是脑梗,若是脑梗是否适合溶栓治疗等。

在检查期间,有部分患者家属会催问医生“你们非得等检查结果出来才溶栓吗?会不会太晚呢?”陶玉倩解释说,民间有说法“脑出血的病人会头痛,脑梗病人不会头痛”,这种说法是不靠谱的,脑实质内的小出血很可能不会出现头痛。即使对于经验非常丰富的医生,也很难从症状上区分脑出血和脑梗,两者的发病机理不同,治疗方法迥异,一旦判断错误,反而会让病人病情加重,愈后差,甚至增加死亡风险。

STEP3:溶栓

一旦诊断为脑梗,即可马上开始溶栓治疗。脑血管堵塞6小时内不能及时恢复血流,缺血区的神经细胞就会死亡,出现偏瘫、失语等严重的后遗症。缺血5-10分钟,有些区域的脑神经细胞可发生不可逆的损害,甚至发生坏死。发病后6小时以内,缺血区域仍有不少神经细胞存活,如果堵塞的血管能够疏通,可以挽救这些细胞。

陶玉倩介绍说,如果距离发病时间在3.5小时之内的脑梗患者可以使用rtPA进行溶栓,超过3.5小时但在6小时之内的可用尿激酶溶栓。陶玉倩提醒说,溶栓治疗是有一定风险的,因此在治疗开始前医生都会让患者家属签知情同意书,家属此时一定要果断。以往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患者家属之间或与外地亲友不断沟通、商量,无法做出决断,而贻误了最佳救治时机。

STEP4:6小时后的治疗

据了解,真正能够“幸运”地接受溶栓治疗的其实仅占脑梗患者的3%—4%,送医时已超过6小时的患者不适宜接受溶栓治疗,但不代表就不治疗了。陶玉倩介绍,在发病6小时之后,患者可以使用脑保护剂、脑细胞营养药及早期康复等治疗。这是因为脑梗超过6小时后,缺血中央区的脑细胞已经不可逆的死亡了,但周边区域的脑细胞还是有“救活”可能的,针对脑细胞的用药可能让受损的脑功能可得到一定程度恢复。

此外,对于脑水肿不明显的脑梗患者还可以使用改善循坏的药物,以改善脑部血液供应。对于脑水肿明显的脑梗患者可接受脱水治疗,必要时甚至需要去骨瓣减压。

这里要提醒的是,大部分患者在脑梗发作后血压都可能比平时高,对于这种高血压,医生通常不会“积极”处理,家属往往会很难理解。陶玉倩解释,脑梗后的血压升高其实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我们的脑内的主要血管(动脉或静脉)的血流受阻后,该部原有吻合支的血管扩张,形成旁路,使血液迂回地通过这些旁路,恢复血液供应,这种循环途径称为“侧支循环”,又称为“代偿性循环”,人体血压在一定范围内的升高有助于侧支循环的开放,但过高(如超过200/110)则需要降压。

Part3 脑梗后要预防复发

对于死里逃生的脑梗患者可千万别掉以轻心,大多数脑梗患者需终生进行“二级预防”。很多患者出院后就停药,或是没有进行规范的二级预防,导致脑梗死复发,出现致残甚至死亡的后果。此外,脑梗是否会复发,除了与自身的疾病和身体状况有关外,也与诱发因素有关,包括情绪的剧烈波动、气温突然降低、长时间感冒、大量出汗、腹泻、过度疲劳、精神紧张触发因素等。

全面筛查找出病因是关键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教授洪华介绍说,预防脑梗复发的关键是找出引起脑梗的病因。

脑梗患者在住院期间,在治疗的同时还要进行全面的筛查,找出病因,并对病因分型,然后给出“精准”的干预方案。比如说,如果脑梗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的,就要好好控制血压;对于查出心脏卵圆孔未闭合的患者,要尽快进行手术修补;如果是房颤引起的,就要进行抗凝治疗;如果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引起的脑梗,就要进行他汀类药物及抗血小板治疗;对于颅内外血管狭窄的患者,要预防由于血压过低而造成的低灌注,反而要升高血压,降低再次梗阻的风险。

这里要提醒患者,脑梗不是住院期间治疗就可以一劳永逸的,要想预防其复发,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遵循科学的用药原则,定期监测各项相关指标,并定期复诊,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千万不要盲目相信各类广告宣传的“特效药”或“特效疗法”,轻者可能得不偿失,重者可能延误病情或出现严重并发症。

健康生活方式不可忽视

在针对病因进行干预的同时,健康的生活方式也不可忽视。戒烟、戒酒或适量饮酒,保持乐观的情绪和开朗的心态;饮食多样化,多吃蔬菜、粗粮,适量补钙;常吃鱼禽蛋、瘦肉。保持适宜体重,控制腰围;吃清淡少盐、少糖膳食,把食盐量降至每天6克左右。

患者应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选择适当、适量的体育锻炼及体力活动,肢体瘫痪明显的患者可在专业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科学的康复锻炼,没有明显瘫痪的患者可进行慢跑、散步、柔软体操、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以不感疲劳为度。(陈辉) 

上一页
 
分享到:
(责编:权娟、聂丛笑)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