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科普要闻
人民网>>健康·生活>>正文

朋友圈里疯传的食疗误区 90%的人中招!【2】

2015年10月17日08:55  来源:环球网-生命时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朋友圈里疯传的食疗误区 90%的人中招!

  误区四: 吃出来的病也能吃回去。

  “食物是人类从外界吸收物质的最主要的来源,一个人一辈子要吃进去数十吨的食物,如此庞大的量必然会影响人体的状态,”顾中一认同有些常见的慢性病与饮食有关,但这并不代表调节饮食就能代替治疗。

  比如通过合理的饮食,绝大多数妊娠期糖尿病人都可以在不影响正常怀孕的前提下让血糖恢复正常,然而虽然饮食控制对成人预防糖尿病和减少患病后并发症的发生很有意义,但如果没有及时干预,进入不可逆阶段,此时仅靠食疗很难控制病情,更别说彻底治愈了。

  误区五: 保证营养就是食疗。

  “食疗源于中医,是通过饮食来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与中医理论密不可分。”据于仁文介绍,很多食疗书籍记载,药膳方都会添加中药材或者药食两用的如山药、枸杞、萝卜、山楂等食材,而中药材需要一定用量才会发挥作用,但同时药材的特殊气味也会影响食物口感,因此很难保证口感和药效的统一。

  而保证营养主要指通过营养搭配均衡来维持健康,减少患病风险。它属于更广泛的范围,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了解食物营养成分,合理搭配饮食,达到“未雨绸缪”的效果。

  最后于仁文强调,对健康观念的重视是好事,但切不可太过极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疾病的产生和治疗都是如此。想从饮食上改变身体状况,追根溯源需要全面改变饮食习惯,多选择原生态食物及健康烹饪方式。食疗方也应在咨询医生后有针对地选择。

  顾中一表示,“疗”字本身很容易让人产生误导,因此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谨慎看待“食疗”,不能偏听偏信,更不能盲目依赖食疗。大家看到食疗相关文章时,可通过以下几点判断一下:

  1.看一下发布机构,不是对口专业的不要信。术业有专攻,食疗这件事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讲,倾向于选择权威机构发布的信息。

  2.立竿见影的方法不要信。改变健康状况,需要长期的努力。

  3.仔细看看作者的学位、专业资格、工作单位。

  4.想想是否可能跟某些利益相关。有些宣传食疗的文章的真正目的是向大家推销自己公司的产品。▲(生命时报记者 包育晓)

上一页
 
分享到:
(责编:许晓华、刘婧婷)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