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科普要闻
人民网>>健康·生活>>正文

“有泪不轻弹”苦身心,哭之有度才管用【2】

2015年09月06日15:38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有泪不轻弹”苦身心,哭之有度才管用

  哭之有度才管用

  哭泣虽是情感宣泄的有效方式,但也不能毫无节制。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和荷兰蒂尔堡大学心理学家进行的研究发现,1/3的人痛哭过后情绪没有缓解,1/10的人痛哭之后反而情绪更加恶劣。在彭旭看来,压抑的心情得到发泄、缓解后就不能再哭,哭过了头只会越哭越伤心。

  哭要尽早。当感觉有负面情绪时,应尽早进行宣泄,不要憋在心里。

  找对地方。有安全感的环境利于人们真情坦露,可在家中或自己认为信赖的地方,卸下伪装,释放“脆弱”的一面。

  不要嚎啕大哭。最好的哭泣是轻声啜泣,而不是嚎啕大哭。哭泣时,可以想着自己伤心和委屈连同眼泪一起流出的画面。

  哭泣不宜超过15分钟。人的肠机能对情绪极为敏感,忧愁悲伤或哭泣时间过长,胃的运动会减慢,引发胃病,而且,心理也易进入疲劳期。彭旭建议,哭泣的时间不宜太长,当觉得心情有所平复即可,控制在15分钟内为好。

  哭完要放松。在彭旭看来,哭就是“洗心”,由于负能量被排泄了,哭完应该是放松的,可以去睡一觉或是散散步,不要急于做别的事情。

  满足孩子的“哭语言”。日本的一项研究认为,婴儿98%的哭泣是由负面情绪引起的,少数情况下,哭泣是因为积极的情绪。“他们似乎在‘故意’哭泣来引起母亲的注意。”彭旭表示,哭是孩子的正常生理现象,大人要善于将其转化成语言,读懂并满足,有利孩子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建立。

  老人不要大喜大悲。由于年龄增大,大多老年人喜欢回忆往昔,动情之处难免潸然泪下。彭旭建议,面对人生缺憾,要学会以豁达的态度面对;同时,可通过看电视剧、听音乐、读诗歌的方式转移注意力,享受生活。尤其是身体不好的老人,尽量不要大喜大悲,以免伤身。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抑郁症患者也经常哭泣。如果情绪持续沮丧,且常暗自流泪,可能是抑郁症引发的病态表现,应及时咨询心理医生。▲ (生命时报记者 单祺雯)

上一页
 
分享到:
(责编:许晓华、刘婧婷)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