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科普要闻
人民网>>健康·生活>>正文

进补别白吃了!五大伤胃时刻要谨记【2】

2015年09月06日09:33  来源:人民网-健康时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进补别白吃了!五大伤胃时刻要谨记

  睡:熬夜剥夺了胃肠道休息的机会,诱发溃疡

  熬夜的成本太高,除了造成免疫力下降、皮肤变差等,肠道也不能幸免。“消化酶分泌有早、中、晚周期,晚上是消化酶分泌高峰期。长期黑白颠倒,不规律的饮食和睡眠会打乱消化酶的分泌规律性。”钱家鸣教授强调,经常熬夜的人更易出现肚子胀、消化不良、排便不规律等问题。而且熬夜剥夺了胃肠道休息的机会,甚至会诱发消化性胃溃疡等。

  “不吃或不按时吃饭,胃酸没有及时被食物中和,过度分泌,会损伤胃黏膜,导致消化性溃疡。”高翔强调,尤其是有慢性胃炎或有消化性溃疡病史的人,按时吃饭很重要。如果条件有限,可随身携带苏打饼干,中和一部分胃酸,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泻:慢性腹泻超6周,就得怀疑炎症性肠病

  在很多人看来,拉肚子是小病,自己吃点抗菌药就行(造成腹泻的病因多样,很多不需要吃抗菌药),但若超过6周,务必就医,排查是否患有炎症性肠病。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北京协和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等多家医院专门设立了“炎症性肠病专病门诊”,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每周接诊的患者就有七八十名。“炎症性肠病发病率不高,但我国人口基数大,且治疗周期长,因此门诊中的患者越来越多。”高翔教授指出。

  堵:慢性便秘,要么不重视要么滥用药

  便秘不是大病,但很多人存在认知误区:要么不重视,要么滥用泻剂。我国慢性便秘患病率为6%-14%,但其中仅有少数主动就诊,很多患者都会自己想办法解决,找来各种“泻药”帮忙。

  “便秘不可长期服刺激性泻药或频繁使用开塞露。”钱家鸣强调。粪便干硬和肠道推动力不足是导致排便困难的两大主要原因,治疗也应在医生指导下,从缓到强,总用刺激性泻药,日久天长,一旦再发生便秘,会面临无药可用的窘境。

  而且,像三黄片之类的泻药以及排毒胶囊、果导片等都含有一种蒽醌类药物,是一种泻剂,长期服用还可能导致结肠黑便病,也就是肠黏膜出了问题,令肠道失去收缩功能,肠内储存的残渣无法排出,这样下去,甚至会引起肠黏膜细胞发生炎变,诱发肠癌。(综合自郑州日报、健康时报)

上一页
 
分享到:
(责编:蔡熊更、刘婧婷)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