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科普要闻
人民网>>健康·生活>>正文

远离心脏猝死,牢记5点不二法则

2015年08月17日12:47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远离心脏猝死,牢记5点不二法则

  主讲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诊疗中心主任 王吉云

  每年我国心脏性猝死的总人数为54.4万人,位居全球各国之首。了解和熟悉其危险信号,能够有效预防;学习和掌握心肺复苏技巧,能够挽救生命。

  王吉云,主任医师,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诊疗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分会科普委员会委员,美国心律学会会员

  它是心血管病中的第一杀手,来势凶猛,发病1小时内即可导致死亡;它几乎没有明显的征兆,一旦抢救不及时,就有致命的危险,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这疾风骤雨般夺人性命的疾病就是心脏性猝死。

  据中国流行病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因心脏性猝死的人群超过50万,平均每天有1370人因此丧生,相当于每天有5驾飞机失事。

  在心脏性猝死的病例中,80%的人是由于快速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即室颤引起的。室颤是指心脏无规律的颤动,心脏丧失了有效的收缩,不能进行有效的排血,最终导致大脑及全身缺血缺氧。

  临床工作中发现,冠心病、心肌梗死、扩张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及有遗传性心律失常的人是心脏性猝死的高危人群。而患有基础性心脏病及发生过心脏停跳被抢救过来的人,猝死的风险比普通人要高得多。

  为防止悲剧发生,对于那些经过医生判断有高猝死危险的患者,医生会建议其在体内植入一台自动心脏除颤器,是目前预防心脏性猝死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这种装置埋藏在体内,一般放置于胸前皮下,可时时刻刻检测心跳,一旦发生室颤会自动识别和充电,在十几秒内发放电击治疗,转复心率回到正常水平。患者相当于背了一个降落伞,一旦发生意外,它可以救命。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也是预防猝死的不二法则。

  适度锻炼。研究表明,低度或中度强度运动量,对心血管保护的益处最强。(低运动量:每周4~5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中等运动量:每周大于等于3次,每次持续40~60分钟)可选择慢跑、游泳、打球等有氧运动。但最好不要在早上锻炼,因为清晨是心血管病发作最多的时间,可选择晚饭后2~3个小时进行适度运动。

  饮食清淡。控制甜食,少吃含盐多、腌制及煎炸食物,多吃植物纤维多的蔬菜和粗粮,增加维生素的摄取量。此外,不吃过冷或过冰的食物或饮料,以免发生冠脉痉挛。

  避免劳累。如今,加班和熬夜成了现代人的主旋律,年轻白领猝死的事件层出不穷,过度疲劳的背后极有可能是致命的威胁。健康的活着是努力工作和享受生活的前提。日常,注意劳逸结合,周末可选择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尽量放松身心;也可当一次“小懒虫”,给自己补补觉。

  定期体检。普通的心电图检查即可发现潜在的“猝死信号”,特别是有心血管病史的人,更应做好预防工作,按时体检,防患于未然。

  保持心情舒畅。情绪激动会使人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病的人,很容易引发心律失常、心肌梗死、脑梗塞或脑出血等严重后果。因此,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仅是处世之道,也是心脑的“天然护身符”。▲

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许晓华、刘婧婷)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