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码 配菜起码三种
许多人吃面经常是面条多,配菜少,营养很难达到平衡。其实,菜码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反而,为了营养均衡,菜码需要多放,一碗面的蔬菜量最好达到200克以上,种类也要尽量丰富,最后能有以下三种。
蔬菜:如果是生吃,最好现吃现切,以免营养流失,色泽黯淡。常生吃的菜码有黄瓜、萝卜、香菜、西红柿等。另外,将蔬菜焯一下拌入面中也很好。除了常吃的油麦菜、菠菜等绿叶菜,还可以加一些蘑菇。焯菜时在沸水中加入1%的食盐,能减少水溶性营养成分的流失。
豆制品:吃面最常见的营养问题是蛋白质摄入不足。2两面条中的蛋白质只有10克,加上面酱中的蛋白质也满足不了一顿饭的需求。因此,菜码中需要多加一些豆制品,如黄豆芽、煮熟的黄豆、腐竹、毛豆、豆腐丝等。
鸡蛋:如果在面里加个鸡蛋,面条的营养会大大提升。吃汤面时可以将鸡蛋直接打进去做成荷包蛋,但吃捞面时怎么加入鸡蛋呢?不妨学习日式或韩式凉面的方法,将煮熟的整蛋切开放入面中,当然,放个煎鸡蛋也不错。▲
中国五大面
中国的面食文化博大精深,种类繁多,制作精巧,从著名的“中国五大面食”就可见一斑。
北京炸酱面:炸酱面是北京极具特色的传统面食。在炎热的夏天,一碗炸酱面,搭配各式菜码,不仅美味十足,营养也十分丰富。不过炸酱面的油盐偏多,高血压和高血脂的病人应少放酱。
山西刀削面:刀削面起源于12世纪的山西太原,它内虚外筋,柔软光滑,易于消化,与抻面、拨鱼、刀拨面并称为山西四大面食。刀削面的调料(俗称“浇头”或“调和”)也多种多样,有番茄酱、肉炸酱、金针木耳鸡蛋打卤等,并配上应时鲜菜,如黄瓜丝、韭菜花、绿豆芽、煮黄豆、青蒜末、辣椒面等,再滴上点老陈醋,十分可口。刀削面的厚度较大,在煮制时面条中的可溶性营养素损失较小。
山东伊府面:又叫“伊面”。相传300多年前厨师在忙乱中误将煮熟的蛋面放入沸油中,捞起后只好用上汤泡过才端上席,谁知竟赢得宾主齐声叫好。伊面以鸡蛋面条先煮熟再油炸,便于贮存,其面色泽金黄,可加不同配料,被人称赞为世界最早的速食面。伊面的营养因为加鸡蛋而大大提高,但烹调时的油炸也损失了不少营养素。
四川担担面:早在1841年的四川自贡,担担面就深得百姓喜爱。因为这种小吃是由一副挑在肩上的担担完成了整个的制作与叫卖过程,所以得名“担担面”。担担面的调料格外丰富,有猪油、麻油、芝麻酱、蒜泥、红油辣椒、花椒面、醋、芽莱、味精等十多种。然而,担担面的菜码往往较少,含油普遍较多。
湖北热干面:热干面需要经过水煮、过冷和过油等工序,再淋上用芝麻酱、香油、香醋、辣椒油等调料做成的酱汁,吃时面条爽滑筋道、酱汁香浓味美,让人食欲大增。热干面的最大好处在于芝麻酱,但其热量较高,同时菜码种类单一,量也不够。▲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