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人民网>>健康·生活>>正文

夫妻离婚争试管婴儿抚养权 专家称父亲有平等抚养权【2】

2015年07月23日08:20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夫妻离婚争试管婴儿抚养权 专家称父亲有平等抚养权

  - 讲述

  “我是孩子唯一的父亲”

  庭审结束后,张先生讲述了自己与女儿的身世。目前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张先生说,他由于年轻时身体受到外界生活环境的一些影响,精子质量不行。但他也是在结婚后,才知道自己无法生育。

  张先生与王女士是在家人介绍下认识的,相识三个月便闪婚,婚后,因为张先生的身体问题,两人决定通过人工授精来要一个孩子。“我觉得一个家庭需要一个孩子,孩子是希望!”张先生说。

  此后,两人将情况通知了双方父母,老人也都没有反对。张先生说,孩子出生后,他做到了自己能做的所有事情。“所有的尿布,都是我亲手来洗”、“孩子瘦了,我就给她熬中药,一天两个小时……”说到这些,张先生的圈红了,举手示意自己要冷静一下。

  后来,因为双方家庭的矛盾,王女士离家,双方开始分居并陷入了漫长的离婚官司。

  对于王女士在起诉书中说张先生与女儿没有血缘关系,所以女儿要归她抚养的问题,张先生大声说:“可我是她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父亲!”

  - 释疑

  人工授精得子 无血缘也是父亲

  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人民大学婚姻法学专家孙若军副教授表示,试管婴儿在我国目前是合法的。不管是使用丈夫的精液和妻子的卵子进行人工授精,还是使用第三人的精液或者卵子进行人工授精,在夫妻双方签订合同进行试管婴儿并成功后,两人便成为孩子法律上的父母,孩子由母亲孕育出生。

  在本案中,张先生作为孩子法律上的父亲,与孩子母亲在法律中的地位是一样的,同样要对孩子进行抚养。孩子成人后,也对其具有赡养义务,在孩子的抚养权方面,也具有与其母亲地位平等。

  由于目前孩子已经11岁,父母对其抚养权分歧较大,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会让孩子进行选择。虽然父母双方在法律上对孩子享有平等的权利,但法院在司法审判时,也会考量血缘关系,因为在法律关系背后,血亲关系更加牢固。同时,还要考虑孩子成长过程中是否会知道自己是否是试管婴儿等因素。

  据介绍,法院一般会倾向于在夫妻双方离婚后,将孩子判归母亲,父亲对孩子尽抚养义务到孩子成年。成年后,孩子要对父亲尽相应的赡养义务。孩子成年后,夫妻可以再协商日后男方与孩子的接触和交流的频率。

  捐精人与孩子无任何法律关系

  孙若军介绍,孩子出生后,其生物学上的父亲便与孩子之间没有包括抚养赡养继承等任何法律关系。在我国,捐精的情况信息均是保密的,孩子很可能一生都不知道自己的生物学父亲是谁。

  在世界其他部分国家,存在让试管婴儿获得知情权的情况,即孩子到18岁以后,向孩子公布其生物学父亲的信息。

  代孕不合法 夫妻不被法律认可

  目前,国内还有一种“借腹生子”的情况,即夫妻借他人代孕产子,即夫妻俩的精子卵子借其他人子宫孕育并分娩子女。

  据孙若军介绍,借腹生子目前属于违法,基于这种行为根本上不合法,因此借腹生子的夫妻不能属于孩子法律上的父母,一旦产生纠纷,孩子的生母才对孩子存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巍

上一页
 
分享到:
(责编:许晓华、刘婧婷)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