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人民网>>健康·生活>>正文

北京医托团伙傍小诊所 几十元药品最高卖上万【3】

2015年07月09日07:41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北京医托团伙傍小诊所 几十元药品最高卖上万

  行业内幕2

  开药有秘笈 瘸腿皮肤病同药方

  “‘医托’绝不仅仅是骗点钱那么简单”。一位负责侦办此案的民警介绍,主要是误诊。嫌疑人不是治病而是开药,对他们来说对症下药是空谈,什么病都是那几套方子,反正治不好也治不死。可你用了几个月甚至几年吃这些根本不对症的药,贻误了治病的最佳时机。一名来自广州的跛脚男子在诊所开的药方,竟然与第二天来此看皮肤病的孩子的药方一模一样。

  其次是可能会加重病情。民警在坐堂的大夫桌上发现了一个开药秘笈,上边把常规的病开什么药都列出来,谁坐堂不重要,只要问一下病名,再按照这本秘笈开药就一切OK。不论上不上火都吃去火的药,不管虚不虚都开大补的方子,直接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行业内幕3

  买药催得紧 退药亦爽快

  吴女士今年6月份在武警总医院看病时遭遇了医托,白纸坊桥附近一中医诊所仅开三包中药就收取了她2600余元。

  “买药时我就觉得太贵了,旁边医托还有看病大夫一个劲地催赶紧交费,还跟我说有病得赶紧治,不要心疼钱。”吴女士称,回家服用中药后胃病越发加重,才怀疑上当受骗,上网搜索发现该诊所关于医托的投诉很多,于是她拿着收费单找到诊所要求退钱,让她没想到的是,诊所二话没说就给她全额退款。

  前述郭女士的遭遇与吴女士遭遇几乎一样,在与百德堂负责人电话沟通后,昨天上午,郭女士也把自己手里的中药全部退掉,“不过他们没有退挂号费,还收走了药费收条。”郭女士说。

  诊所医托、医师合作诈骗流程

  医托头目:组织亲属、朋友以及老乡入伙行骗。

  1号医托:负责寻找目标,与患者主动搭讪,并使患者产生前往涉案诊所就诊的意愿

  2号医托:扮演“病友”上前佯装患有同类疾病,为患者带路至涉案诊所,并套取患者信息告诉诊所医师。

  3号医托:负责在患者看病结束后继续忽悠,并将患者送至地铁或公交后离开,防止患者发现被骗。

  医师:谎称“名医”负责看病开药与诊所医托进行勾结。

  ■ 警方提示

  三招识别“医托”

  一是不要相信“病友”的话,这些“托儿”一般都是2、3个人,陆续出现在你面前,以病友的身份消除你的戒心。虽然他们能将你的病说得头头是道,这是因为他们事先背了功课。特别是如果他们坚持要带你去医院看病时,一定要提防。二是要仔细识别“小医院”。这类医院规模很小,一般也就二层楼,负责人请几个大夫,雇几个护士,再招一大批“医托”就敢开张,目的就是开药,而且以中药为主。所以整个医院就是药房这个地方人多。您如果细看,因为是现搭的草台班子,这种医院化验、放射、住院等设施几乎没有,科室少,医护少。

  三是当有人对您说有“名医”坐诊时,要及时通过上网查询以及拨打医院电话等方式认真核对,不要轻易相信。

  ■ 追访

  “百德堂”自行摘牌停业

  经过新京报独家持续曝光,百德堂诊所从昨日开始,拆除北京百德堂中医门诊招牌,贴告示称暂停营业。

  昨日下午3时,位于平安里育德胡同的百德堂诊所大门紧闭,未见任何人员出入,大门右侧“北京百德堂中医门诊”牌匾已摘除。两侧门柱上分别贴了一张白纸告示,称“内部装修 暂停营业”。

  据西城区卫计委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对百德堂涉医托相关问题尚在进一步调查中,尚未勒令该诊所停业整顿,对该诊所停业尚不知情。

  针对百德堂拒绝提供患者处方问题,该负责人明确表示此行为违法。据悉,按照《处方管理办法》规定的诊疗机构须将医生开出的处方至少保留一年。

  上述负责人介绍,卫生部门只能针对机构、人员、医疗行为本身进行监督执法。针对目前百德堂存在的医托等问题,他们要等公安部门认为存在非法问题后才能依据《医疗机构管理办法》、《北京市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管理试行办法》等法规进行查处。根据《医疗机构管理办法》,卫计委可给予问题医疗机构一次积6分的处理,超过12分,可以暂缓校验1-6个月,暂缓校验期间仍不停止执业的,可以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采写/新京报记者 何光 孔晓琦 王大鹏

上一页
 
分享到:
(责编:许晓华、刘婧婷)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