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个开关:三餐定时定量。
想要控制体重,最容易发生的错误是省略一餐。但事实证明,饥一顿饱一顿根本不能减少能量摄入。因为人饥饿后会更倾向高油高糖食物,进餐会更猛,容易失去控制。
而且,三餐的用餐时间应尽量保持规律。一般情况下,早餐安排在6∶30~8∶30,午餐11∶30~13∶30,晚餐18∶00~20∶00。因为人在进食时,消化系统会被调动起来,分泌消化液。长期如此,大脑和肠胃都会开启记忆功能,到了饭点就开始工作。
如果这个时候不吃东西,胃酸很容易形成刺激,造成胃炎等胃肠道疾病。而且时间乱了,消化系统不知道什么时间该去工作,饥饱的开关就更难控制。
手把手教你:练习只吃七分饱
“吃饭要吃到七分饱。”这句话相信你并不陌生。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惑,什么样的感觉叫七分饱?怎么才能吃到七分饱?《生命时报》特邀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手把手教你如何练习吃七分饱。
七分饱应该是这样的感觉:胃里面还没有觉得满,但对食物的热情已经有所下降,主动进食速度也明显变慢。习惯性地还想多吃,但如果撤走食物,换个话题,很快就会忘记吃东西的事情。最要紧的是,第二餐之前不会提前饿。
很多人说:你怎么能感觉出来这么细致的差异呢?我根本不知道吃到了几分饱啊?这是因为多数人吃饭的时候从来没有细致感受过自己的饱感。
如果专心致志地吃,细嚼慢咽,从第一口开始,感受自己对食物的急迫感,对食物的热情,吃的时候速度的快慢,每吃下去一口之后的满足感,饥饿感的逐渐消退,胃里面逐渐充实的感觉,这样慢慢就能体会到七分饱的感觉。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需要放慢速度,专心进餐,才能习惯于七分饱。
另外,吃水分大的食物可以让胃里提前感受到“满”,有利于控制食量,预防肥胖。比如喝八宝粥,吃汤面,吃大量少油的蔬菜,吃水果,都比较容易让七分饱的感觉提前到来。
吃那些需要多嚼几下才能咽下去的食物,比如粗粮,蔬菜,脆水果,能让人放慢进食速度,也有利于对饱感的感受,从而有利于帮助我们控制食量,避免过量。
精白细软、油多膳食纤维少的食物则正好相反,它们会让人们进食速度加快,不知不觉就吃下很多,而饱感中枢还没有来得及接收到报告,胃里面感觉到饱胀之后才能停住嘴。
但这时候,食物中的能量早就超过了身体的需要。后面能做的事情,也只有增加运动来消耗掉多余的“卡路里”。▲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