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人民网>>健康·生活>>正文

聚焦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医生哪里找如何消除歧视

2015年06月19日09:35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聚焦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医生哪里找如何消除歧视

  谁来帮助社会边缘的“精神流浪者”?——聚焦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

  他们或沉默压抑,或恣意悲喜;他们可能伤人,更可能伤害自己;人们往往害怕他们,却不知他们更怕人们歧视的目光。为加强对这些社会边缘“精神流浪者”的帮助,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转发十部门制订的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聚焦精神障碍患者的救治救助、理解关爱。

  救助管理,职责谁来担?

  江西瑞昌市南阳乡上坂村,70多岁的王木香将儿子吴远洪在铁笼中关了10多年。

  吴远洪患严重精神障碍,下雨时曾把母亲头摁进水中,还曾将一个戏弄他的13岁男童打伤致死。为防止吴远洪继续伤人,他被关在加固的铁笼中,并锁上脚镣。王木香每天3次送饭。铁笼高不过两米,底部用水泥固定。在铁笼中,只能通过房间的窗户看到外面景色。这样在铁笼中生活10余年后,吴远洪才因免费救治政策的施行,有机会到江西省九江市第五人民医院接受治疗

  “世上哪有母亲愿意把孩子锁在笼子里?”王木香说,总不能再让他出去伤人,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谁来管?全国精神卫生五年规划提出,应当形成政府组织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家庭和单位尽力尽责的精神卫生综合服务管理机制。

  规划强调,建立精神卫生工作政府领导与部门协调机制,还专门提出由综治、卫生计生、公安、民政、司法行政、残联、老龄等单位形成协同管理,到2020年,70%的乡镇要有管理小组。规划还为贫困患者的救治费用提供了多渠道解决办法,同时也设立了绿色通道进行应急处置。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对此深表赞同,“精神疾病是可控可治的。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发病时,在他出现幻觉妄想的情况下,可能会杀人或者出现肇事肇祸等危险行为,但如果国家能够投入对他进行治疗的话,就能控制这些状况,不出现幻觉妄想,他就不会杀人,甚至给社会作贡献。”

  消除歧视,社会怎么看?

  40多岁的刘某曾经有个幸福的家庭,因婚姻变故,她患上了抑郁症。在医院治疗一段时间后,她康复出院。但是两个月后,她又被家人送到了医院。如此出院、入院,已有4次之多。

  面对精神科医生的开导,刘某道出了自己再次发病的诱因,曾经当老师的她现在被社会当成了异类,家人严加看管,朋友避而远之,工作无法继续,“甚至一走上街头,就产生莫名的恐惧感”。

  由于对精神疾病长期的偏见和歧视,社会对精神障碍患者仍缺乏关爱。同时,由于对焦虑症、抑郁症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认知率低,觉得病情“羞于启齿”,还有不少人在自身出现精神障碍及心理行为问题时不敢就医,以致病情加重。

  对此,规划一方面提出,要大力开展精神卫生宣传教育,普及“精神疾病可防可治,心理问题及早求助,关心不歧视,身心同健康”的核心知识,引导公众正确认识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正确对待精神障碍患者;另一方面,规划对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防止能力的提升作了具体的规划:到2020年,抑郁症治疗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0%,各地普遍开展抑郁症等常见精神障碍防治,每个省(区、市)至少开通1条心理援助热线电话,100%的省(区、市)、70%的市(地、州、盟)建立心理危机干预队伍。

  北京协和医院教授魏镜认为,歧视,源于对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的医学本质不了解。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宣传和科普,正是现在所亟须的。

  “公众会去歧视一个糖尿病人吗?他会消瘦、会多吃、多饮,我们不会歧视,因为知道这是疾病的作用。但大家会歧视精神心理问题,都把它当作可控的,出问题是因为他的理性不够,思想动态出了问题。”魏镜说,“千万注意,这确实是对心理障碍或精神障碍的医学本质的否定。疾病可以颠覆患者的体温、呼吸,也可以颠覆认知、情感、表达,这是疾病的作为。”

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许晓华、刘婧婷)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