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人民网>>健康·生活>>正文

33岁小伙多年携带乙肝病毒 突头晕腹痛被送医【2】

2015年03月16日16:11  来源:今日早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33岁小伙多年携带乙肝病毒 突头晕腹痛被送医

  【误区三】 得了乙肝就无药可治

  目前的药物很难实现乙肝病毒的彻底清除,因此,有些抗病毒药物需长期用,使一些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甚至不愿接受抗病毒治疗。

  “事实上,自从有了抗病毒药物后,大多数病人是获益的,他们得以长期生存,生活质量也有了明显改善。”傅主任说。

  抗病毒治疗是乙肝的病因治疗,是所有治疗的基础,目前大多数药物能实现最大程度的抑制乙肝病毒复制,使病情得到长期稳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逆转肝组织学的损伤。

  傅主任讲到一个病例:一位早期肝硬化患者,经5年抗病毒治疗后,原来的病已变为轻微肝炎。但需要明确的是,真正能使病毒消除的患者概率不到10%,大多数患者需要接受更长期的治疗。

  对于乙肝患者来说,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经专科医生判断,对已有炎症活动或一定程度纤维化,或已形成肝硬化的患者,应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以免病情进展。

  抗病毒药物方案应由肝病专科医生制定,首选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因临床中常遇到一些患者初始选择不当或治疗时机不合适,发生了耐药情况,再来寻求帮助,此时治疗就会变得复杂。

  【误区四】 乙肝治疗长期稳定后自行停药

  抗病毒治疗可使乙肝病毒得到最大限度的抑制,肝功能长期稳定,因此,一部分患者会麻痹大意,看每次检查一切正常后,就想着停药或不规范服药。于是,病毒重新活跃,再次出现肝功能损伤,甚至出现肝衰竭,严重的则危及生命。

  傅主任说,“病毒不能彻底清除,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时机,达到停药标准后方可停药。停药后,还要继续密切监测病情,以防再发。”

  提醒各位乙肝患者,定期复查相当重要,一般肝功能能各项指标稳定后,仍建议3—6个月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三系、DNA、甲胎蛋白、B超等项目,尤其是肝硬化患者需更加密切监测,以防发生变化。

  而乙肝阳性的男性40岁以上,女性50岁以上,存在肝硬化,有饮酒史,或有肝癌家族史等,这几类人群被临床医生称为肝癌的高危人群,应进行加强随访。  □通讯员 沈文礼 记者 何丽娜

上一页
 
分享到:
(责编:蔡熊更、刘婧婷)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