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中医名家
人民网>>健康·生活>>正文

黄璐琦 中药资源普查探路人【3】

2015年01月30日10:45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手机看新闻

分子生药学的创建发展

在进行栝楼属植物分类学研究时,黄璐琦发现有很多问题用传统技术和方法已经无法很好地解决,而分子水平的研究则很可能为这门古老学科带来新的生机。

1995年,他发表了《展望分子生物技术在生药学中的应用》一文,首次提出了“分子生药学”的概念。分子生药学在中药鉴别和生产方面的巨大价值,在生药学行业引起很大的反响。又经过5年的实践探索,黄璐琦与一批年轻学者编写的重要著作《分子生药学》出版。2012年,分子生药学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立为重点培育学科。至今全国已有十几所高等院校开设分子生药学课程。他创建起国内第一个分子生药学实验室,并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验收。“继承与发展”这个理念一直挂在他心间,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他努力尝试把各个领域的知识引入到中医中药。对分子生药学的研究,他一坚持就是近20年。

引入分子生物学技术,他建立起中药材鉴别新方法,其中高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鉴别中药材乌梢蛇真伪的方法,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被201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这是分子鉴别方法首次收载于国家药典。他带领课题组发现了一条丹参酮合成的关键酶基因及二萜生物合成新途径,并在国际著名刊物PNAS、JACS等发表了系列高水平文章。所率团队现已申请基因国家发明专利8项,已成为丹参酮生物合成途径上基因注册和专利申请最多的研究组,并由此建立了二萜类药用成分生物合成研究平台。

此外,他还在全国开办“分子生药学”培训班,给有兴趣的学者免费做关于“分子生药学”技术的讲授。他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和他一样,在中药学研究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黄璐琦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以及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国家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等荣誉;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其中有3项是第一完成人,另外一项是第二完成人;在国内外一级刊物发表论文500余篇,主编著作17部,获国家发明专利9项;近5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 文章80篇。

“心无旁骛,坚持一个方向。”时至今日,黄璐琦经常是实验室里走得最晚的。只要不出差,他会忙碌到将近深夜时分。“天地广阔,大可作为。”对中药事业的热爱,让黄璐琦感到要做的事情还有太多太多。

对话黄璐琦

记者:在您看来,中药资源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

黄璐琦:首先,中药资源从管理层面上,职能交叉、多层次管理,除了医药部门,农业、环保、林业都有涉及,由于沟通不足容易导致一些问题。其次,中药资源队伍不健全,人才相对缺乏,很多医生只开方但并不认药。现在分工过细,造成了中医中药的脱节。此外,中药科研没有和生产一线结合,难以形成合力,协同创新能力略显不足,为此在这次普查试点工作中,在组建普查队伍时,我们的队员既有医生、药师,也有农林人员、医药企业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各行各业都有涉及,以促进中医药与各行业之间的联系。

记者:中药资源普查还在继续,下一步的工作将有哪些打算?

黄璐琦: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的科研成果要与实际运用相结合,解决地方实际问题,带动地方经济,促进中药学科发展。同时,要在巩固普查试点工作成果、保证中药材质量和提高疗效等方面下工夫。

未来,通过与各省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以及中药资源动态监测和信息服务站建站单位的联动,我们将形成稳定的科研组织架构和共建共享的合作与成果分享机制,加强科研成果向中药材生产一线的转化应用,为标准的制定提供保障。

除了建立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建设种苗繁育基地也将是重点工作之一。从种苗繁育、科研基地、信息监测点、专家委员会、信息服务,到企业需求定制,引导产业合理布局与发展,保障中药材产地规范、质量优良、价格有序、加工安全、渠道透明。

记者:听您讲述了求学路、研究路上的故事,在这些过程中,哪些人对您影响最深?

黄璐琦:乐崇熙、诚静容、楼之岑等导师在为学做人方面都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还记得研究生复试时,乐崇熙先生耐心教我改正南方口音,区分“您”和“你”,还有用餐规矩、说话礼仪,这都使我颇为受益。曾担任中国药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楼之岑先生的严谨治学精神让我敬仰。一位师兄给当时国内最高水平的专业杂志投稿,编辑意见是文章水平很高,但篇幅长。师兄把稿子拿给先生,先生提笔批注“我们不能削足适履。”后面署名“生药学教授楼之岑”。而后返给编辑部,最终论文全文发表。先生的不凡气度和治学精神在此可略见一斑。

记者:您提到“心无旁骛”是成功的因素之一,您是如何做到的?

黄璐琦:做任何一个行业投入进去都有这样一种状态。叫心无旁骛也好,还是叫全身心的投入、废寝忘食也好。遇到研究上不顺利时候,反而会激起你的斗志。为什么我做不出来?它到底什么原因?越琢磨越有味道。一旦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就像骑着自行车、哼着小曲,走在回家路上的感觉,轻松惬意。(胡彬)

上一页
 
分享到:
(责编:李轶群、刘婧婷)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