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焦点图
人民网>>健康·生活>>正文

胎盘大补真相【5】

《中医健康养生》杂志2015年第一期封面报道

2015年01月30日16:27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手机看新闻

非金石草木药可比

《本草纲目》记载:“胎盘,治男女一切虚损劳极。”胎盘可益气补精,安神养血,非金石草木可比。与金石草木不同,紫河车是血肉有情之品,用有温度、有感情的药(食),补充人的精、气、神事半功倍,故沿用至今。

血肉有情之品,指具有补益强壮作用的动物类中药,此类药材主要来源于人或动物的某一组织器官或整体,“有血”、“有肉”,故命名之。

先秦古籍《山海经》中记载了76种动物药;1975年湖南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我国最早的医方《五十二病方》中载,当时有人、兽、禽、鱼、虫五类动物药112种;《黄帝内经》中,载“五畜(牛、犬、羊、猪、鸡)”和“四乌鲗骨一藘茹丸(有雀卵)”的食养药防治方,总结出“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药治食养的防治观;到了清代,众多医家如叶天士、吴鞠通对动物类补益药更为推崇,叶天士注重“血肉有情之品”之说,“血肉有情,栽培身内精血。”然而此品虽具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的作用,但因其味厚、腻滞,易伤脾胃,故在临床应用上也应按辨证组方配用。

其实,在各文明古国的历史上都曾使用过动物药材,只是动物种类因地而异。在古埃及的莎草纸医书中,记载着大约700种药物和800种药方,其中动物药有蜂蜜、胎盘、脑、肝、肺和血液以及粪尿、乳汁和胆汁等;英国的《1618年伦敦药典》也包含许多动物药,如胆汁、血、毛皮、汗液、唾液、蝎子、蛇皮、蛛网等。

可见,从古至今,世界各地对血肉有情之品的认识和使用大致相近。

“就单品对单品,比如人工牛黄对天然牛黄,难以实现替代。”国医大师、国药泰斗金世元说,同样,紫河车生津补血的功效也不能完全被其他植物药替代。但如果中医师善于遣方用药、精于配伍,还是可以尽量回避使用这些血肉有情之品的。

国医大师、虫类药专家朱良春也认为,诸虚之中,唯阴阳为甚,需长期调养方能补之。而血肉有情之品因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固本培元,补虚能收奇效。

思考篇:讳莫如深不如主动“脱敏”

规范胎盘处理和紫河车生产

紫河车“敏感”或许正因为缺少细则,“说不清道不明”,紫河车“敏感”又因处在两个部门的职能交叉领域,胎盘去向、紫河车来源分不清谁来管,紫河车“敏感”更说明中药的规范化、标准化还有一段路要走。

“这个问题其实没有那么复杂。”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杨立新认为“热炒胎盘”问题是一种过度解读,也无须避之唯恐不及,“胎盘和血液不一样,血液有生理活性,可以直接用于医疗,胎盘缺少生理活性,是人体废物,但具有一定医药价值。脱离人体的胎盘可以明确是物,所有权归产妇所有。”他认为可以制定一些细化的规范规章,规范胎盘处理和紫河车生产,但无须专门立法,也不存在过多争议和难点。

至于紫河车的伦理问题,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王京跃副教授认为,不伤害供体生命健康、不损害人格尊严是现代生命医学应遵循的基本伦理原则。而生命科学研究的胎盘并不具有生命型态,当完成孕育功能并自动脱离人体后对其加以利用,不存在损害完整生命的伦理道德问题。

从根论治,紫河车似乎不存在难以剔除的“过敏原”,讳莫如深,讳疾忌医,不利于消除监管灰色地带,更会人为加剧“过敏”。

而任由监管灰色地带存在,首先会滋生公共健康隐患。医院胎盘处理的不透明化和监管缺位不仅会催生寻租和“胎盘掮客”,更将导致紫河车原料难以溯源。来源不明的胎盘,其病毒检测、病毒灭活等均存在较大难度,有可能造成传染病的流行。如乙肝病毒,对高温、低温、干燥、紫外线和一般化学消毒剂均耐受,在沸水中还可存活10分钟,如果胎盘被乙肝病毒感染,其加工制品仍有可能携带病毒,病人服用后就可能被感染。

尽快制定管理的规范和细则

任由紫河车持续“过敏”更可能抑制紫河车产业的发展。医院、监管部门乃至药企对于胎盘和紫河车问题的过分小心和保守处理,反而不利于公众正确认识胎盘及其药用价值,甚至加重疑虑,对增加胎盘供应源以及提高紫河车销量会产生负面效果。公开、透明、规范是市场活力的源泉。紫河车持续“过敏”不利于产业的健全和进一步发展。事实上,据中药材天地网显示,近期紫河车可供货源充足,但整体缺乏实际消耗,货源走销依然缓慢,行情疲软运行。

让紫河车“脱敏”不难,多部门联合讨论,尽快制定胎盘和紫河车管理的规范、细则,进一步明确监管分工,从严管理,针对医院胎盘处理,强化卫生计生部门的督导、检查,针对紫河车加工、生产,加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质检和抽查。同时组织专家进一步论证研究新鲜胎盘和紫河车的药用价值、适用人群及合理使用方式,加强科普宣传,消除紫河车的神秘色彩。

紫河车不会是个例,随着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更多原料特殊抑或工艺特殊的中药或许会成为新的敏感词。面对“敏感”中药,与其讳莫如深,不如主动“脱敏”,不断用更加健全的制度、完善的监管体系为中医药的现代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保驾护航,从而不断挖掘传统医药宝库,发挥好中医药这一独特的卫生资源。

由此,是时候让“紫河车们”“脱敏”了!(柴玉 赵维婷)

上一页
 
分享到:
(责编:李轶群、刘婧婷)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