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亲
10点半左右,袁鹰的寻亲热线电话响起,打电话的正是邹玉花,“我在1983年丢了个娃儿,我们见一下子嘛。”
接到电话后,袁鹰并没有十分激动。五天来在十一个乡镇散发的传单,让他每天都能接到五十多个像邹玉花这样寻亲的电话。
此时,外出散步的吴太章也看到了传单。吴太章退休后,搬到了贾家镇上居住,与张明发相距不到两公里。但两家没有再来往过。
不到10分钟,一辆轿车疾驰而来,停在张明发店门前。
刚下车的袁鹰还未来得及寒暄,张明发跑过去一把拉住他,要“看脑壳”。“我是‘双旋’,你上来就看脑壳,很有可能哦。”袁鹰说。张明发夫妇和袁鹰三人当即赶到了成都一家医院做DNA亲子鉴定。
这是袁鹰第四次来做亲子鉴定,医生很熟悉他了,笑着说,“希望你这次能找对。”
虽然鉴定结果没立刻出来,但张明发和袁鹰的眉眼棱角十分相像,袁鹰暗自认定,张明发夫妇就是自己亲生父母。他停止了发传单,回到东北边打理生意边等结果。
半个多月后,12月16日,袁鹰和张明发夫妇都拿到亲子鉴定,结果显示,邹玉花是袁鹰的生物学母亲。已经回到齐齐哈尔的袁鹰第二天便赶回简阳市贾家镇,冲着张明发夫妇喊爸妈。
1983年农历十月初六,张明发给儿子取名叫张华勇,“希望他勇敢地生活”。3天后儿子被抱走。
2014年11月28日,张明发夫妇再次见到儿子时,这天是农历十月初七,“整整31年过去了。”
新京报记者 王瑞锋 实习生 李骁晋 李璐 四川简阳 黑龙江齐齐哈尔报道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