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不少人都会出现鼻塞。有些人会盲目涂抹或服用一些药物,结果反而适得其反。
火箭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韩仲明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引起鼻子不通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定要找到原因后再用药。
首先,冷空气、强烈气味、烟草烟雾、挥发性有机物、摄入乙醇饮料、体育运动、强烈的情感反应等可能会诱发血管运动性鼻炎,它可表现为发作性喷嚏、大量清涕等。虽然不是过敏反应引起的,但它有和过敏性鼻炎相似的症状,因此治疗时一定要诊断准确,避免误诊。治疗以药物为主,包括抗阻胺药、鼻喷激素、鼻喷减充血剂等。
其次,鼻腔外侧的软组织水肿,肥厚也可引起鼻塞,也就是临床常见的鼻甲水肿、鼻甲肥大症,它多半是感冒起初时伴发的病症或长期患慢性鼻炎导致的病症,早期用呋麻滴鼻液每天滴鼻2~3次,每次滴2~3滴能缓解。但这种收缩鼻黏膜的药物在感冒时不可长期用,否则可能导致药物依赖性鼻炎。
再次,一些鼻塞是由于变态反应所引起,也就是过敏性鼻炎。它和感冒症状很相似,是鼻腔黏膜的变应性疾病,其症状主要有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可伴有眼痒、流泪、眼红和灼热感等,具有突然发作和反复发作的特点。治疗过敏性鼻炎除了避免过敏源外,仍推荐鼻用糖皮质激素、口服或鼻用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包括皮下注射免疫治疗、舌下免疫治疗,也是推荐的治疗方法。
此外,有些小儿出现鼻子不通气时,还要考虑到是否在玩耍中将异物塞入鼻腔。这时一定要马上去医院就诊,将异物取出,以免出现窒息等严重事件。
最后,某些鼻塞还可能是由肿瘤引起。一般来说,如果长期出现鼻塞、鼻涕中带血等情况,宜去医院检查。韩仲明强调,尤其对于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对治愈率和远期疗效至关重要。盲目用药可能耽误治疗。▲
(本文由本报特约记者莫鹏采写)
冬天对这些人来说是个坎!有几点必须要注意 很多人都听过,老人过冬是个坎,很多老人在冬天去世,特别是高龄老人。老人要是能扛过冬天,熬到春天,又能平安过一年。不管是研究数据,还是专家分析,事实也的确如此。 【详细】
温润益肾过“小雪” 3款食疗方推荐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进入该节气,中国广大地区西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下降。南方地区北部也开始进入冬季。小雪节气提示我们到了御寒保暖的季节,广州市中医医院杂病门诊主治中医师高三德提醒,我们要重视调养自己的情绪,宜吃温润益肾的食物,亦可配合药膳进行调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