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生最近遇到件烦心事,本来小儿子的出生让一大家子人都很高兴,但大儿子的表现让刘先生和妻子很是苦恼。小儿子出生之前,大儿子还每天来摸妈妈的肚子,欢呼雀跃着“我要当哥哥啦!”但小儿子出生以后,大儿子就一改往日兴奋之情,总是闹别扭,还老说:“我才不要弟弟,我也不要做哥哥,没有他我更开心!”几乎每天都要哭闹,有时饭也不吃,心爱的玩具也不玩。这样的问题在非独生子女家庭很常见,兄弟姐妹间潜在的竞争在童年时期就开始了。随着国家对二胎的政策开放,将有更多父母面对这一教育考验。
孩子为何会有排斥兄弟姐妹的想法?首先,有研究表明,随着新生儿的诞生,母亲对大孩的关爱和注意都会减少,较大的尤其是两岁以上的孩子更容易感觉到自己和妈妈的关系被新婴儿的到来破坏了。弟弟妹妹的诞生会使得孩子感到母子依恋的安全程度降低而产生被取代的焦虑。其次,手足之情更多是一种人类社会逐渐形成的道德概念,人类是被教育才懂得要爱自己同胞的。而在动物界,许多动物在成年之后就要为了生存与同胞竞争地盘、食物和异性了,发生争斗便是常事。在利益的驱动之下,比如父母的爱、物质诱惑,会使未被完全教化的孩童间呈现出动物性的竞争本能。如果利欲足够诱人,内心的强烈欲望就会激发这种动物本能,使部分成人也忘掉原本的道德约束、手足之情。
家长可以做些什么呢?其实,同胞相互嫉妒的问题,会因为父母的忽略和态度大转变、夫妻间关系问题、对大孩曾经的过度溺爱而变得更加显著。因此,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1.鼓励大孩子与父母一同照顾弟妹,成为弟妹的“老师”。给大孩机会教给弟妹一些已经懂得的道理和游戏、生活技能。成为照顾者和导师,会使大孩更容易接纳和包容弟妹。2.父母若能保持良好的关系,孩子之间也会更友好。有心理学家指出,婚姻冲突可以预测兄弟姐妹之间的敌对性。3.爱与资源的公平分配很重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父母若能对所有的孩子都给予温和及敏感的关注,同胞之间就会有较少冲突。4.不要拿孩子相互作比较,尤其在他们面前。5.主张大小孩子相互谦让,不能总让大孩让着小的,要对理不对人。
曾有研究表明,年幼的孩子之间小冲突每小时可达56次,这听起来确实挺让人震惊。但另一方面,孩子间友善关爱的行为则比敌对行为更为普遍也更加频繁,这也许正体现了人类与动物的不同吧。(广东省社会医学研究会心理咨询委员会常务委员 马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