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人民网>>健康·生活>>正文

过敏性鼻炎:切莫长期依赖药物

伍仞、任珊珊

2015年12月06日08:45  来源: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过敏性鼻炎:切莫长期依赖药物

名医大讲堂主讲嘉宾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耳鼻咽喉科医院院长文卫平教授

中山一院耳鼻喉科医院变态反应专科主任徐睿主任医师

中山一院耳鼻咽喉科医院咽喉专科主任柴丽萍教授

文/广州日报记者伍仞、任珊珊 通讯员李绍斌、彭福祥

过敏性鼻炎能不能断“根”?腺样体肥大,该不该切?慢性咽炎会不会加重肾炎?一说起过敏性鼻炎和慢性咽炎的困扰,相信很多人都有共鸣:看起来是小病,发作起来真折磨人!

12月2日下午,在广州日报“名医大讲堂”第54期 “鼻咽喉炎症 ,防治有门道” 讲座上,专家讲述的一个真实病例令人印象深刻:一位董事长因为患有过敏性鼻炎且早上病情最严重,以至于常年不能在上午出席重要会议,因为,鼻涕横流、喷嚏不断让他根本开不了口。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医院的三位主讲嘉宾指出,公众对鼻咽喉炎症存在诸多认识误区。以过敏性鼻炎和慢性咽炎为例,治疗需要打“持久战”,精神心理因素会令病人自感“症状重”。滥用抗生素、激素,对病情的控制并无好处。

广州日报大洋网(life.dayoo.com/health/)、广州日报全媒体团队对名医大讲堂进行了现场直播。

问题

情绪越紧张焦虑

鼻咽“症状”越严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耳鼻咽喉科医院院长文卫平教授指出,鼻、咽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遍布着敏感的神经末梢,容易因受到外界不良刺激的影响而发炎,也因遍布神经末梢而对“风吹草动”的反应非常灵敏。文卫平指出,鼻、咽炎症会令病人感到头痛,继而担心大脑功能受到影响,情绪上更容易受到影响。

门诊上经常会碰到,病人很辛苦,也很焦虑,医生检查完后告诉病人,“没那么严重”。很多病人会认为,“医生你在忽悠我吧?”文卫平指出,一方面,不能排除医生对你检查不够仔细,或者是漏掉某些检查没有做,在这种情况下,你觉得医生经验不够,检查不到位,可以提出来,你也可以到其他的医院看看。

另一方面,如果多个医生都说“没问题”,你要反思,是不是自己过于敏感了?耳鼻咽喉的不适,有时是焦虑症等心理疾病的表现之一。当你放轻松时,症状依然很严重,不要忌讳看心理科的医生。他表示,经常遇到一些病人,转诊到心理科治疗后,耳鼻咽喉的症状便好转了。

误区

易得过敏疾病就代表身体差?未必!

引发鼻和咽部炎症的常见原因有三大类,一是感染性因素,如细菌性、病毒性、衣原体等病原体,二是免疫性因素,也就是俗称过敏的变态反应性因素和自身免疫性因素。三是理化因素损害。

“门诊经常遇到病人问:我照镜子看到鼻子里面红红的,硬硬的,是不是有肿块?其实看到的是鼻甲。”文卫平说,鼻甲即鼻腔外侧壁,是支撑和划分鼻腔空间的“墙壁”,从上而下分为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鼻甲表面结构是“身段柔软”的血窦,可在三叉神经末梢的调节下膨胀、收缩,调节着鼻腔空间的大小。

正常状况下,鼻甲有生理周期的概念。在血窦的调节作用下,两侧鼻甲会以一至三个小时为周期,出现有规律的交替性肿胀,肿胀一侧的鼻孔就会让人觉得“不通”。因此,可能一个小时内这边鼻孔通,到下一个小时另外一边鼻孔通。“大家不要有意地摁一个鼻孔来试另一侧鼻子通不通,一定是有一边不通的,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担心得了病。”

文卫平指出,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多具有过敏性体质。免疫系统一旦失衡,某一部分过于敏感,容易对某种物质产生“过度反应”,也就会导致过敏疾病,但这并不代表你的身体差。

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是,“孩子得了慢性扁桃体炎或腺样体肥大,要不要切?”文卫平指出,腺样体和扁桃体在体内发挥着免疫作用,但是作用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大。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后壁移行处,出生后即存在,在成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生理性肥大,5~6岁时它开始增大,7~8岁最大,一般10岁后萎缩。当腺样体和扁桃体经常发炎、有病变时,需要权衡,是切掉对孩子好还是保留对孩子好。如果反复发炎化脓、引发发烧,那么该切除时还是需要切。

提醒

不让抠鼻子就挤眉弄眼,或是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有打喷嚏、流清鼻涕、鼻塞、鼻痒这四大症状,有时候患者眼睛还会瘙痒、结膜充血。症状的发作非常有特点:早上刚睡醒时往往最严重,多个喷嚏连续“暴发”,鼻子痒得像蚂蚁爬行。患者还会感到单侧或双侧鼻子塞,甚至会嗅觉下降或者丧失,严重时张口呼吸,十分痛苦。而流出的都是清鼻涕,有的患者一个上午可以用掉一卷纸。

徐睿提醒,有的家长看见孩子抠鼻子、抓鼻子会认为不雅,而不让孩子做这些动作。当发现孩子反复纠正后仍然不停地用手摸鼻子,或虽然手停止摸鼻,但又开始挤眉弄眼、歪口歪鼻,这时可能是通过这些小动作来缓解鼻子痒,要留意是否有过敏性鼻炎。

析因

大多数的过敏性鼻炎

由看不见的尘螨引起

徐睿介绍,环境污染、饲养宠物、滥用抗生素等因素,导致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过敏性鼻炎有内部免疫系统的问题,还存在遗传倾向。长期鼻腔堵塞可导致和加重鼻窦炎,导致鼻息肉产生。腺样体肥大合并过敏性鼻炎的儿童患者,鼻涕往后倒流,反复刺激鼻腔后面的腺样体,又会导致腺样体更加肥大。鼻耳相通,长期过敏性鼻炎导致咽鼓管功能异常,进一步引起中耳炎,也可能往下走引起咽炎、喉炎、支气管炎、过敏性哮喘。鼻子堵塞、供氧不足,可能导致注意力下降、昏昏沉沉。如果长期供氧不足,会导致人体重要脏器出现病变。过敏性鼻炎还常常伴发多种疾病,如睡眠呼吸障碍、鼻涕倒流引起反复咳嗽等等。过敏性鼻炎是一种过敏反应,诱发过敏反应的物质称为过敏原。避免接触过敏原是预防过敏性鼻炎最有效的方法。大多数的哮喘、鼻炎和皮炎都是由它引起。在常见的几百种过敏原中,尘螨是最常见的引起过敏性鼻炎的过敏原,但基本不可能完全避免接触。

尘螨用肉眼难以看到,主要以人和动物的皮屑为食,适宜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环境,春秋季生长繁殖旺盛。在家居环境中,以下措施可以尽量减少尘螨:床垫是经常在晴天晾晒拍打,保持干燥最好使用化学纤维或防螨被罩和床垫;枕头不要使用羽毛、绒毛或木棉等作为枕芯,宜选用其他合成材料,并保证每年至少更换一次枕芯;寝具不要使用羽绒或棉制被套和纯毛毯,可以使用耐洗的化纤毛毯。床上用品定期用50~60℃的水浸泡1~2小时并漂洗,或定期在阳光下暴晒5~6小时并拍打;地板不要使用地毯,应选用木质地板、瓷砖或磨石地板;室内不要布置得结构复杂。应常用湿布擦拭灰尘或使用附有过滤网的真空吸尘器,空调的过滤网应该定期清洗或更换。保持室内经常通风;尽量不要让宠物进入卧室;将相对湿度降低至45%以下是消灭尘螨有效的方法之一。

治疗

用药物治疗过敏性鼻炎

只能减轻症状,忌长期用

但在实际生活中,完全避免接触过敏原,基本不可能。使用适当的对症药物治疗可缓解病情,比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以鼻用喷雾为主,若症状严重、反复需要口服糖皮质激素类,只能短期使用。另外还有抗组胺药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色酮类药物、减充血剂、抗胆碱能药物等。对于症状反复发作、药物控制不佳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可以考虑采用特异性免疫治疗。目前认为,免疫治疗是唯一可能通过免疫调节机制改变过敏性鼻炎自然进程的治疗方式。使用适当的对症药物治疗可缓解病情,但只可减轻病症,一旦停用,症状易再次出现。

徐睿介绍,鼻腔冲洗能改善过敏性鼻炎患者的鼻部症状,减少下气道炎症的几率,但不是根本性治疗。药物或免疫治疗无效或不愿接受药物治疗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可考虑外科神经切断术治疗,但有一定的副作用,长期效果还需要大量数据支持。

 
分享到:
(责编:陈烨菲、赵敬菡)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