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新闻要闻

揭万元石斛骗局:游客还在查资料 石斛已成粉

2015年10月11日09:58    来源:华西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揭万元石斛骗局:游客还在查资料 石斛已成粉

  B揭秘骗局受害游客:被托儿一步步上套

  本报报道《云南泸沽湖“天价”石斛一把要3千元》之后,引起读者广泛关注。10月9日、10日,连续两天,已经有上百位消费者打进华西传媒呼叫中心028-96111投诉,他们都有类似遭遇:在景点购买中药材,磨粉后称重,报价令人咋舌。多位读者致电表示,怀疑购买过程中有托儿参与、扰乱视听。“中枪”景点包括丽江、大理、九寨沟、泸沽湖、内蒙古成陵、西安大雁塔等。

  10日,成都游客陈女士致电称,她和家人在今年8月24日自驾去九寨沟返回途中,距离松潘县城约40公里的一家土特产店,“被一佯装识货、会砍价的托诱骗、威胁购买4000元一斤的玛卡。”

  她总结出了在购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8种手法:

  1、吹嘘虚构玛卡的功效;2、误导消费者单价金额,让不了解内情的人误以为是以斤为单位,其实是以克为单位;

  3、旁边有“游客”装作很识货,极力推荐,并帮忙砍价;

  4、“贴心”为顾客着想,说打粉出来后会折好几两,所以必须打粉后再称重;

  5、以手机和戒指等为介质称重,验证商家的秤是准确的;

  6、威胁,说是打粉后必须买,如果不买,会有几名精壮男子围上来,游客一般拖儿带女,会选择忍气吞声购买;

  7、狸猫换太子,pos小票上的商家名称为“某经营部”,商家的铺面名称为“大山沟土特产”,消费者想要退货,苦于无证据,维权艰难。

  C延伸阅读消协:不建议在景区购买中药材

  四川省消费者协会秘书长肖向荣说,消费者若认为其中添加了其他东西,可以拿到相关鉴定机构进行成分鉴定,确定是否里面添加了其他物质。

  消费者要提前和店家说好购买量,如果店家强卖严重超出该量的,消协支持退货,“如果强卖的话,就涉嫌侵犯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对于旅游景区买药材,肖向荣给消费者提出几点建议:

  1、旅游景区售卖的中草药,对于不太懂行的消费者,建议不要轻易购买。旅游景点的价格,相对市场价并没有太大优势。

  2、若是十分想购买的,务必在购买前与店家商量好价格,并且告诉商家你所需要的重量,或者总价。

  3、买类似中药材的东西时,一定要先称重,后加工,避免加工后不易退换货。

  4、加工时,可要求店家当面加工,加工前后都要过秤,二者数据不能相差太大。

  5、提前询问好退换货规则和要求,保管好消费凭据,方便日后退换货品。药师:药材打粉后重量只少不增

  四川省食品药品检验所主任药师黎跃成说,中药材的确经常有需要打粉的情况,通常情况下,中药材里都含有约10%的水分,打粉机加工过程中,水分受热蒸发,打出的粉末基本不会比打粉前重,“如果打出来还重了,就值得怀疑。”

  华西都市报记者 何艾琳摄影报道

上一页
 
分享到:
(责编:蔡熊更、刘婧婷)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