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日,辽宁先后有14人因误吃毒蘑菇,住进重症监护室。国家卫生计生委曾通报,2014年网络直报收食物中毒报告160起,死亡110人。近年来,食物中毒事件也屡见报端。多位营养专家通过《生命时报》呼吁,以下10种食物可能藏有“毒”素,希望大家能够提高警惕,严防食物中毒。
受访专家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朱毅
中科院植物所植物学博士 史军
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王旭峰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主任营养师 陈霞飞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教授 黄连珍
1号嫌犯:四季豆
毒素罪行:生四季豆中含有毒物质——毒蛋白和皂素,如果没有煮熟煮透,人吃后1~5小时就会中毒,轻者头痛头昏,重者恶心、呕吐、腹痛。
防毒指南:四季豆两头含毒素较高,应去掉。烹调时不能像其他蔬菜那样烫一下或爆炒一下就可以,一定要焖煮10分钟以上。
当四季豆颜色由鲜绿色变为暗绿或墨绿色,吃起来没有豆腥味,就可以放心食用了。如果实在担心中毒,可以先焯一下,这样有助于四季豆受热均匀。
2号嫌犯:鲜黄花菜
毒素罪行:其中含有秋水仙碱,进入人体后被氧化成毒性很大的二秋水仙碱,会强烈刺激胃肠和呼吸系统,引发食物中毒。
防毒指南:烹调前,先将鲜黄花菜用开水焯一下,再用清水浸泡2小时以上,捞出后挤掉汁液,彻底炒熟。 需要说明的是,干黄花菜是由鲜黄花菜经蒸、煮、晒干制成,在加工过程中有毒物质已遭到破坏,不会引起中毒。
3号嫌犯:发绿的土豆
毒素罪行:土豆中含有龙葵素,是一种有害的生物碱。发芽后,其芽眼、芽根和变绿、溃烂的地方,龙葵素的含量剧增。人吃了这种土豆,轻者恶心、腹痛,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
防毒指南:如果土豆发芽不严重,可将芽眼彻底挖除干净,并剔除发绿部分,然后放在冷水里浸泡约1小时再炒(龙葵素会溶解在水中),出锅前加点醋也可去掉部分毒素。
4号嫌犯:果仁
毒素罪行:果仁中毒包括白果、苦杏仁、樱桃仁、苹果仁等。白果含有白果酸、白果酚等有毒成分及银杏毒,会损伤末梢神经。其他果仁因含有苦杏仁甙和苦杏仁甙酶,水解后易产生氢氰酸,引发中毒。
防毒指南:白果不可生吃,加热后毒性减弱,一次可吃10粒左右。其余果仁不要直接吃,在榨果汁时,应先去掉果仁。
5号嫌犯:黄豆
毒素罪行:生黄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它会妨碍蛋白质的吸收,并对胃肠有刺激作用。另外,生黄豆中的凝集素是一种糖蛋白,摄入过多时可能使人恶心、呕吐。
防毒指南:黄豆煮熟后,有毒物质就能被充分破坏,可放心食用。从外面买来的生豆浆,应该彻底煮开再饮用,具体方法是,看到豆浆沸腾后,再煮8分钟。
6号嫌犯:鱼胆
毒素罪行:青鱼、草鱼、鲤鱼等鱼胆内含鱼胆汁,这种有毒成分对人体细胞有损害作用,会导致人体出现恶心、剧烈呕吐、腹痛等症状。
防毒指南:鱼胆即使做熟了,对人体也有害,不能食用。鱼胆位于鱼的腹部,一般呈淡淡的青黄色或青黑色,在烹调前一定要将其清除干净。
7号嫌犯:红心甘蔗
毒素罪行:甘蔗在每年秋季上市,但很多水果店大量进货后会囤积在地窖里,直到第二年的春天。这个过程中甘蔗受冻又化冻,适宜的温度会促使霉菌在甘蔗中繁殖。
此外,甘蔗中含有的糖分和水分,也有利于霉菌的生长。霉菌生长产生的毒素会对人体造成一定危害。轻度中毒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重者可发生阵发性抽搐,甚至死于呼吸衰竭。 防毒指南:关键要学会挑甘蔗。新鲜甘蔗外表色泽比较鲜亮,去皮后果肉应是白中带黄。
而霉变的甘蔗表皮缺少光泽,有霉斑且质软,甘蔗末端会出现絮状或者绒毛状的白色物质。切开之后,断面色泽灰暗,结构疏松,果肉中会有黑色或红色的丝状物。
8号嫌犯:烂水果
毒素罪行:水果坏了一小块,有的人舍不得把整个都丢掉,于是把烂的部分削掉继续吃。然而,水果经过长时间贮存后通常会遭到微生物的入侵,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青霉,经过新陈代谢后它会产生展青霉素,这种物质会造成人体的胃肠道功能紊乱、肾脏水肿等病症。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的调查显示,霉变苹果上外观正常部位的展青霉素含量为霉变部位的10%~50%,所以即使外表看上去仍旧正常的果肉其实已经含有大量有害物质。
防毒指南:当水果发生部分霉变时,只把霉变部位去除后食用未必是安全的,因为展青霉素已经通过果汁扩散到了果实的其他部位。因此“烂水果”应立即全部丢掉,没腐烂的部分也不要再食用。
9号嫌犯:坏瓜子
毒素罪行:很多人在嗑瓜子时,都吃到过“苦籽”。可你知道吗?这种吃起来有苦味的瓜子对身体伤害很大,甚至可能导致肝癌。
这是因为,瓜子一旦发霉,其中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它是目前发现的化学致癌物中最强的物质之一,经常摄入可能增加患肝癌风险。
防毒指南:平时吃到霉变的瓜子一定不要偷懒,要起身吐掉再用清水漱漱口。其实,最好的防治方法是预防食物霉变。比如,购买瓜子时,如果发现包装不清洁、已破损的不要买。
另外,购买时应尽量选择小包装。买回家后,最好在低温、通风、干燥处保存(温度最好在20℃以下,相对湿度在80%以下),并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10号嫌犯:有哈喇味的坚果
毒素罪行:坚果中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储存不当或长时间存放会产生酸败现象,出现我们常说的“哈喇味”。
其危害在于,一方面使坚果的味道变差,产生刺喉的辛辣味。另一方面坚果中油脂酸败的产物,如小分子的醛类、酮类等还威胁身体健康。如果食用量大,轻者会引起腹泻,严重者还可能造成肝脏疾病。
防毒指南:坚果商贩一般不舍得把变质的坚果扔掉,而掩盖“哈喇味”最好的做法就是在加工时加入大量盐、花椒、大料、糖精、香精等进行调味,因此变质坚果时常会隐藏在咸味、五香味、奶油味的坚果中,相比之下,原味的、清炒的坚果品质相对会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