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的下降、退休的失落、子女不能陪在身边……年老后的诸多困扰都让晚年生活显得不那么完美。但如果能对生活进行适度调整,晚年生活也可以变得很幸福。
学点新东西。学习是保持大脑活力和身体机能的最佳方式之一。每天固定时间学习不仅能让自己有所收获,还能达到防病抗病的目的。英国研究显示,学习外语可以使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延缓4年,如果在老年时学习,预防效果更明显。美国拉什大学的研究还指出,如果从小养成读书写字的习惯,并一直保持到老年,患上阿尔茨海默症的几率会下降三成以上。此外,学习新事物,打破固有生活习惯也对大脑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强烈使命感,可以促进大脑分泌某种化学物质,保护大脑神经组织。
从心理上说,学习新事物还能填补老人退休后在事业上的空虚感,学习过程中认识的同龄伙伴,可以减轻老人的寂寞感,重新规划晚年生活更是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建议老人可以学学外语、摄影、乐器演奏等。
多花时间和家人朋友一起。退休后与同事联系减少,孩子们又大都因为工作原因在外奔波,很多老人都会变得空虚寂寞。建议老人自己多创造机会结识朋友,主动与子女家人加强联系,以有效改善心态,缓解负面情绪。一些老人虽然很想多跟子女待在一起,但碍于子女忙碌的生活工作,以及不同生活方式可能引发的矛盾,对与子女同住存有心理障碍。
建议老人在保持健康的前提下,尽可能多与子女沟通,跟他们一起吃饭,节假日一同外出,将对孩子们的关爱和思念表达出来,就能起到强化亲情,提升情绪的作用。
发挥余热,服务社会。曾经的单位骨干,退休后只能在家带孙子;曾经的技术高工,晚年却空有本领“报国无门”。老人的这种“赋闲”,除了会让自己觉得不习惯,更是社会财富的一种浪费。2011年,美国著名调查咨询公司盖洛普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花更多时间在社区活动的老人相对更幸福,也更少有压力。
建议有能力的老人退休后多参加社区活动,发挥余热。如之前在单位是当领导的,可以多组织社区老人一起做社区服务工作;如果退休前是技术骨干,不妨将自己技术中的实用部分传授给其他老人;退休前是文艺骨干的,可以组织社区老人唱歌跳舞,丰富晚年生活。
给自己存点钱。在日渐完善的养老体系下,存钱养老的作用似乎正在变弱。但给自己存点钱,能让晚年生活显得更游刃有余。比如,退休后有了更多时间,老人正好可以把它利用起来,完成年轻时未完成的目标,如学弹钢琴、去向往已久的地方旅游。所有这些愿望的完成,都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保证。此外,年纪大了,不代表就不能追求美了,看到自己喜欢的衣服、首饰、小物件,也需要有点闲钱供自己自由支配。为自己存点钱,不让自己为“小钱”而困扰,才能让生活更加自如。
给自己找乐,让自己多笑。退休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难免滋生,如果不能正确疏导,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所以老人一定要学会调节心情,尽可能让自己在面对各种变动时,保持一颗平常心。比如,对于角色上的转变,对于生活节奏的变化,对于人际关系的调整,都需要用平和的心态理性面对。平和心态还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手段,研究表明,无论抑郁或暴怒情绪,都会增加罹患心脏病和脑卒中的风险。
建议老人多笑,给自己找乐,比如多看有意思的书、搞笑的电视节目、喜剧影视剧等。研究证实,仅仅观看20分钟的搞笑视频,就能有效改善老年人的记忆力、降低应激激素水平、降低罹患心脏病的风险。
只有理性看待自己的年龄,才能找到有效的应对之法,并从中获得幸福和快乐。衰老不可抗拒,要正视自己的年龄变化,60岁的人肯定不可能像20岁时那样拥有青春活力,但老年人也不必因此背上心理负担,正确的方法是做到认老而不服老。
老年人没有年轻人的精力和体力,但阅历和经验让老人对世界有着更透彻和深刻的认识;面对危机和困难时,老人的判断更准确。老人应该努力去学习和适应时下的生活环境,结合自己的经验,在晚辈面临困惑时给出意见和建议。
不服老不是一味逞强,凡事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实际条件适可而止,具有冒险性质或挑战性过强的活动,老年人最好不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