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人民网>>健康·生活>>正文

院士眼里的院士:“航空母舰”黄志强

姜萍萍

2015年07月29日16:34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85岁的著名骨科专家卢世璧院士精神矍铄,见到记者到访,他热情地招呼大家坐下。作为黄志强院士在解放军总医院的老同事老朋友,卢世璧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他好像有说不完的话,言语间满是对这位昔日好友的敬佩与不舍。

虽不相识却久闻大名

卢世璧一直工作在北京,但很早之前他就听闻远在重庆,有一个叫黄志强的医生在肝胆方面的研究非常出名。

多年前,因为生活的艰苦加之气候的潮湿,四川人大都爱吃泡菜。所以在那里,胆道病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特别是胆道蛔虫、胆石症的发病率很高。在胆石症中,又数泥沙型胆石症最难攻克。

那时候,黄志强还在三医大工作,每天要接触大量这方面的病人。为了解决这棘手的难题,他卯足劲儿整日下临床、做科研。这一干就干出了名堂,不久,全国上下乃至世界都知道了在重庆,有这样一个了不起的胆道专家。

重视临床是学习的榜样

1985年,黄志强来到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下开始工作。据卢世璧回忆,他对于黄志强院士最深刻的记忆是一次院专家开会时所做的关于治学之道的报告。在报告中,黄志强院士细致入微地总结了作为一名医生应该如何工作,如何在工作中做出成绩。这份报告在全院上下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对于很多医者之后的从医生涯起到了指导作用。

卢世璧说,黄院士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十分重视临床研究。可以这样理解,黄志强院士在胆道研究上所获得的成就很大一部分是由临床实践而来。“黄院士对于每一个病例都是非常重视,这一点真的是值得大家学习。”据了解,80多岁高龄的黄院士坚持查房,在遇到特别疑难的病症,他常常把头一天看过的片子留下来,第二天第三天继续研究,仔细琢磨。过后,再主动把病人找来,与其讲解病情。黄院士将这种碰到难题时的科研精神、执着精神一直保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种工作作风,是广大医者永远学习的榜样。

他不是小艇是艘航空母舰

对于某一方面病症的诊治,不是说治疗的病例基数越大就越重要。在面对一个他人无解的新难题,能思考钻研将其攻破,并把解决的办法加以推广,这才能称之为医学大家,而黄志强院士就是这样的大家。

卢世璧形容说:“黄院士不是一只小艇,他是一艘航空母舰。”黄志强院士在肝胆外科的领域中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指导方向,解决临床难题。

黄志强院士的治学之道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示,那就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锲而不舍攻克难关。医学就要有重点,要敢于解决难题。每一个难题的攻破都像是新树起的一个支柱,让人类社会的这幢大楼更加坚不可摧。

 
分享到:
(责编:李轶群、刘婧婷)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