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人民网>>健康·生活>>正文

巴甫洛夫正在死亡:一代大师生命路的尽头

吴梦莹

2015年07月29日16:33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一个一生都在与疾病打交道的医生,将如何面对自己的病痛与死亡?

当黄志强院士因扩张性心脏病住进解放军总医院时,他似乎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病情,并在弥留之际拒绝治疗。

“你救得了我今天,救得了我明天吗?”他这样对南楼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朱平医生说。

直到临终前,黄志强都保持着这样的清醒。作为一个从医70余年,经验十分丰富的医生,他很了解的自己的状况。当回忆起黄志强临终前的治疗时,朱平感觉到他们的每一步治疗措施都是黄老领着他们在走。有时候医生们还在针对他的病情会诊,他已经想好了该如何处理自己的状况。

为了节省医疗资源,他拒绝了很多常规检查。因为体谅护士的辛苦,他拒绝了特级护理。他最后一段时期的病历上写满了拒绝。甚至连最后的抢救都被他拒绝了。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期,他多次要求放弃治疗。医院的医护人员们不愿意放弃希望。黄老创建了解放军总医院的全军肝胆外科中心,在医学界德高望重,被同行誉为中国“胆道外科之父”,他编撰的学术专著成为几代肝胆外科专科医生的启蒙教材,为我国医学事业做出革命性的贡献。出于对黄老医术和医德的敬仰以及对他本真个性的喜爱,医院的医生和护士都舍不得放弃。“您做了那么大的贡献,我们怎么能放弃呢?”朱平这样劝说黄老。而他回答道:“我现在已经不做贡献了,再救我还有什么意义呢?”

对待病人,黄志强总是体贴和感性,对病人的感受十分敏感。他嘱咐护士不要在病人休息的时候打扰病人,让护士们要多陪病人聊天。而面对自己的疾病,他却理智得近乎苛刻,好像置身事外。朱平对他进行治疗时,他总是说:“没有意义。你这样做没有意义。”仿佛接受治疗的是一个与他完全无关的人。在他之前,医生们也曾遇到过要求放弃最后抢救的病人,但生死关头人往往难以自控,求生本能驱使着人们奋力挣扎。而黄老在去世前一天晚上平静地对护士说;“我如果今天能够睡过去,那是最幸福的事情,你们不要叫醒我”。他似乎在以一种超脱的态度看待着自己的生命,面对自己的病情深刻而清醒。

现代医学之所以能够步步前行至今,正是靠着一代代医者科学而理智的思考。

这听起来清醒又残酷——了解自己的疾病,清楚自己的状况,甚至能够推测出自己什么时候将会离开人世。偌大的解放军总医院见证着人的生老病死,医院里的医生们是这样清醒的人。

朱平把人生形容为轮船靠岸。当汽笛拉响,轮船就要离开,不能再多做停留。

巴甫洛夫在生命的最后向助手口授生命衰竭的感受,拒绝人们的关怀和探视,对他们说:“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正在死亡。”

我们无法推断黄老在生命最后关头是什么样的心情,但他始终保持着清醒。

在黄志强老人去世前一天的晚上8点钟,他对护士说:“这可能是我最后一天了。”

 
分享到:
(责编:李轶群、刘婧婷)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