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人民网>>健康·生活>>正文

科学家破解奶酪孔洞成因之谜 原是因牛奶桶太脏

2015年05月29日10:37  来源:中国侨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科学家破解奶酪孔洞成因之谜 原是因牛奶桶太脏

科学家破解奶酪孔洞成因之谜原是因牛奶桶太脏

  瑞士的一个实验室证明孔洞的始作俑者是干草上的脏东西。这些肉眼看不到的物质,掉进装生乳的桶里,在奶酪制作的过程中,形成孔洞。

  中新网5月29日电 据外媒报道,人们一直有一个疑问,为什么瑞士奶酪上会有那么多孔洞呢?近日,瑞士科学家终于发现了这些孔洞存在的秘密,原来是因为制作奶酪时,装生乳的桶太脏了。

  报道称,曾有被认为非常可信的科学推论指出,瑞士奶酪中的孔洞是细菌释放的二氧化碳造成的,但近日科学家的新发现证明这不正确。

  瑞士的一个实验室证明孔洞的始作俑者是干草上的脏东西。这些肉眼看不到的物质,掉进装生乳的桶里,在奶酪制作的过程中,形成孔洞。

  报道同时指出,这个发现也解释了为什么过去15年来,瑞士奶酪里面的洞变少了,那是因为挤牛乳的作业已经现代化,减少了稻草掉进桶里污染生乳的机率。

  据悉,瑞士研究人员是通过在牛乳中添加少量干草上的粉灰,经过130天时间制作,生产出奶酪的这个过程,发现其中的真相的。

  瑞士奶酪里面的孔洞是细菌造成的这种理论,是从1917年就开始流传,当时是由一个名叫克拉克的美国科学家所发表,但并不是所有种类的瑞士奶酪,都会有孔洞。

  此外,乳制品业者把奶酪里面的孔洞称之为“眼睛”,若一块奶酪没有“眼睛”,就会被戏称为“瞎子”。

 
分享到:
(责编:蔡熊更、刘婧婷)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