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人民网>>健康·生活>>正文

我国近7000万人患骨质疏松 三大误区你中招了吗?

2015年05月18日10:43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手机看新闻

 

图为启动仪式现场

人民网北京5月18日电 (王宇鹏)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推进,骨质疏松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近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和中国记协联合发起、惠氏制药支持的“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骨质疏松防治)”在京启动。会上专家表示,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公众亟需消除认知误区,提高骨质健康水平。

误区一:骨质疏松是自然现象不碍事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发表的一组数据显示,全球每3秒钟就会发生一起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央电视台主持人、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宣传员白岩松表示,“也就是说,在我说这句话的功夫里,已经有3个人骨折了。”

“很多人觉得骨质疏松是随着年龄增大而出现的自然现象,是不碍事的小病,事实并非如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主任王临虹介绍,“骨折是骨质疏松的最大危害,也是老年人致死、致残最常见的原因。”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另有组数据显示,1/3的女性和1/5的男性会在50岁后遭遇一次骨折,20%的髋部骨折患者会在骨折后的6个月内死亡。

在我国,有大量人群处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之中。根据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发布的《中国骨质疏松白皮书》,截至2009年,我国至少有6944万人患骨质疏松症,另有2.1亿人骨量低于正常标准,存在骨质疏松的风险;50岁以上的人群中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为15.7%,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寿命的延长,这一比例还将逐步增加。

误区二:只有老年人才需要防治骨质疏松

那么,哪些人群应该特别关注自己的骨骼健康,尽早对骨质疏松进行防治?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夏维波提示,绝经期后的女性及中老年人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发人群;此外,不良饮食习惯如酗酒、咖啡因摄入过多,也会使人体缺钙,导致骨质疏松。这几类人群应尽快到医院进行骨密度测试,及时监测自己的骨质健康状况。

“预防骨质疏松不只是老年人的‘专利’,中青年也应提起足够的重视。”夏维波强调,“人体骨骼是动态的器官,身体会不停制造新的骨组织,而旧的骨组织会被分解及取代。通常在35岁前后,人体骨量达到峰值。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量开始流失且不可逆转。若不及时储备骨量、补充钙质,骨骼质量将会变差,并进而引发骨质疏松、骨折等一系列骨骼健康问题。”

误区三:从日常饮食中就能获取到足量钙质

夏维波介绍,人体中的钙有99%存在骨骼和齿里,钙是决定骨骼健康的关键元素;而维生素D3能增强将钙质主动运送到细胞的能力,从而减少补钙过程中的的“钙浪费”,有效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因此钙质和维生素D3同补能达到更好的补钙效果。

从日常饮食中就能获取到足量钙质?事实并非如此。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的结果,目前我国城市居民平均每日钙摄入量只有400毫克左右,与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800毫克至1000毫克的日推荐摄入量相差甚远,缺口高达600毫克。

如何才能科学、有效地补钙?

夏维波建议,除均衡膳食外,需正确补充钙制剂。钙含量在600毫克左右的、添加了维生素D3的钙制剂就是比较合适的选择。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适量运动,多晒太阳,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都是预防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将发布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由国内运动医学专家编订的“健骨操”,通过强化髋部、脊柱等骨质疏松性骨折多发部位的骨骼耐受性,预防骨质疏松,降低摔倒发生骨折的风险。

延伸阅读:

“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是自2005年开创的全国健康知识传播的战略平台,旨在对媒体、大众进行慢性疾病的健康知识教育,帮助公众防范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对危险因素的控制;对相关人群有效传播疾病知识,促进公众对疾病持续性了解和有效防控;同时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应对中国慢病井喷现象给国民健康带来的重大挑战。2015年“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将“骨质疏松防治”作为年度宣传主题之一。

 
分享到:
(责编:许晓华、刘婧婷)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